不管怎麼稱呼,我想樓主的意思應該是想知道移動中的物體如何拍攝出速度感..這裡有一篇文章寫得很棒,樓主可以參考一下.http://motocity.com.tw/gp2/viewtopic.php?t=148149我個人的經驗則是:1. 快門決定背景的拖曳感,快門速度越快,拖曳感越少,物體比較類似被凝結. 相反的快門速度越慢,背景拖曳感越強,但失敗率會比較高,必須多練習穩定移動相機,讓主體固定在畫面中某個位置.2. 光圈決定景深的程度,好比追奔馳中的重車,攝影者應該不希望重車的中間清楚,前後兩端因為景深太淺而模糊吧!3. 對焦用AF-C 搭配單點成功率最高,對焦速度越快的鏡頭成功率也越高.所以,我會使用M模式,自行設定快門和光圈,讓相機挑ISO值以達到最佳曝光.曾經去北宜追焦過兩次,其餘相片在我的flickr相簿裡,可以參考Exif
Elbert78 wrote:快門決定背景的拖曳感,快門速度越快,拖曳感越少,物體比較類似被凝結(恕刪) 這個設定還要考慮鏡頭焦距的長短,如果是長鏡頭快門不夠快是很容易因手振而模糊.我前面貼的照片是用180mm/ f2.8 拍的,快門慢於 1/500 時主體很難拍得清楚如果用腳架移動雲台不知道可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