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D7000高ISO的PK賽, 與D300, D3(D700), 5D MK2!

我覺得雜訊處理方式是關鍵..

5d2 d3 d300處理方式是偏向壓抑色彩雜點,看來細節會比較多且彩度會降低..

d7000 比較偏向抹這個動作,細節比較模糊但整體看來彩度較高..

個人真的不太歡喜D7000處理雜訊的方法,
在ISO400已經明顯地抺去了細節...
感覺好像失去了N家'利'的優勢一樣..

Ken Rockwell的測試從很久以前的5D時代我就去函要求重測,但是都沒下文。 他老是拿JPG直出圖來比較,這根本就是錯的。 每家甚至是每一台機身的JPG壓縮比都不同,Canon的High跟Nikon的High有可能計算的weight vector就不同,導致拿高壓縮比的JPG去比對低壓縮比的JPG,完全失去比較意義。 另外,拿不同的鏡頭加不同密度的機身能得出客觀結果嗎? 科學實驗如果這樣搞那豈不天下大亂,人人可得諾貝爾獎?
這種比較方式,結果祇是讓一方的擁護者感覺比較爽而已。

說一句老套的話:認真,你便輸了!!
fishandbone wrote:
個人真的不太歡喜D7...(恕刪)


實際上kenrockwell的測試如何參考?
他應該已經開 NR去修正,營造出高ISO似乎很純淨!

實際上看.imaging-resource,D7000的細節並沒有少,比起其他來的多!

所以需要純淨自己可以決定要NR多少!

phuang3 wrote:
Ken Rockwell的測試從很久以前的5D時代我就去函要求重測,但是都沒下文。 他老是拿JPG直出圖來比較,這根本就是錯的。 每家甚至是每一台機身的JPG壓縮比都不同,Canon的High跟Nikon的High有可能計算的weight vector就不同,導致拿高壓縮比的JPG去比對低壓縮比的JPG,完全失去比較意義。 另外,拿不同的鏡頭加不同密度的機身能得出客觀結果嗎? 科學實驗如果這樣搞那豈不天下大亂,人人可得諾貝爾獎?


As what I did. But he replied with "that's the way he used day by day, he will not test the configuration that never used" By the way several 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s like Steve Bingham (he already did), Ole Jorgen Liodden will review D7000 soon.

^^A 請多多指教~

diffusionless wrote:
實際上kenrock...(恕刪)


基本上同 kenrock測試沒關,只是從網路上看到用家上載的相,比我個感覺
D7000處理雜訊是抺去細節,感覺不是味兒...
millerliu wrote:
Canon一向把最新晶片放在頂級機上.

不對吧
像DIGIC 4剛發表時是首先用在50D上, 非1D頂級機系列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