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Big changes......如何說服一個專業攝影師叛變?

SElephant wrote:
做了一點研究,發現這...(恕刪)


小弟覺得這跟他在生態攝影界的地位無關,爭議點是出在他的態度。小弟以前曾經訪問過一位WRC的車手,談他轉換車隊後對兩款賽車的看法。而這位車手卻非常謹慎的岔開話題,不大願意去談舊車隊的種種。PRO的世界是很小的,今天得罪了人,將來不知道會在哪邊吃上悶虧。
當然攝影師跟賽車手不同,攝影師只要有財力,想維持幾個系統都可以。但小弟還是認為該好聚好散,今年他被D3S給感動到,他大可用較正面的態度告別CANON。在原先第一段中留下的怨言,就算沒讓他跟CANON的關係破裂,也會使別人認為他不厚道。
雖然小弟不了解這些攝影師跟廠商間的合作模式,但小弟認為不管幫哪家測試或代言,攝影師們絕對不會只是義工。儘管他曾說沒有拿過CANON金錢上的利益,天曉得他取得器材時能有多少折扣?說不定都是用測試名義凹來用半年,直到滿意了才用象徵性的友情價購入...
畢竟對於生態攝影師來說,除了遠征時的旅費之外,最大的開銷就是攝影器材。跟照片使用費跟代言費相比,能輕易取得高價器材的實質利益才嚇人。如果機身自己買,長鏡都可以用借的(數位時代應該是相反),那不拿代言費也根本不吃虧。
這篇給人一個省思..就是...
別人的機子不要亂碰...萬一中毒就陷入無底的深淵!!
尤其是D3S...
twfriday wrote:
拍鳥或野外野生物,的...(恕刪)


C家細節取勝? 不要晚點有人拿CN兩家的高ISO圖來比較...
nagasitori wrote:
小弟覺得這跟他在生態...(恕刪)


這點我也同意,這位攝影師一開始在po文時恐怕忘記自己在Canon圈子裡面的身份,話說出來之前不夠深思...

我猜原作原本之所以提及Canon部分的事情,是因為他想說明為何一個Canon品牌大使沒事會跑去摸Nikon機器的前因後果,但後來有不少讀者提出批評的意見之後,他也發現這樣做不太好,就把與Canon有關的部分(包括廠商的態度與對機身系統的不滿意)等相關內容全都刪掉,只提關於Nikon部分的正面意見。

不過,品牌大使這種事情本來就是商業利益啦,縱使不是以現金酬庸的方式進行,一定得是相機廠與攝影師都能互利,這件事才串得起來。
除了為N家打廣告 順便罵罵C家
感覺是有收到現金利益 被N家收編
大部分的人多數在吵Canon膚色比較漂亮,Nikon比較適合拍風景等等。但這位高手著重的是機身給他的信賴度,還有『影像』品質!我想這說明了一切...


為何他不提顏色,只是強調IQ? 其實相機的Raw都是提供原始資料,端看如何後置。之前也找到LR 富士色彩調控檔,我也覺得D700拍人粉透透 誰的影像品質好?前陣子 Dxo有推出一個排名,很不意外的D3x & D3s名列前茅,沒想到沒過多久又看到這消息..


曾經在Canon & Nikon間迷航,但機身性能真的有差...畫質在是拍的時候,當場無法跑Raw來比較,但很高興我選擇Nikon



但哪天Canon進步時,誰說不會有Nikon大跳槽?好的鏡頭保值又好轉手,換家是不難的...
llc565 wrote:
除了為N家打廣告 順...(恕刪)


如果是這樣,那真的表示C家的行銷部門實在太小氣,世界第一大廠出手竟然不如對方,導致旗下大將叛變倒戈還順便回踹一腳?

我還是寧可相信那是因為D3s與D3X的性能表現太強勁,讓人難以招架。過去在汽車媒體業工作時,那時常有種說法「Canon系統對焦快,所以適合運動攝影」,業界裡也幾乎清一色都是使用C家系統。但看了此處的例子後感覺得出,像打鳥、運動攝影這類需要強大對焦系統與惡劣環境對應的攝影需求,N家的競爭優勢已經漸漸站上主流(其實早在D3與400 ~ 600mm那幾顆新版G鏡大砲登場時,就看得出端倪了),相對於C家在一般消費者為主的業餘市場有所斬獲之勢,難道N家的系統會漸漸變成專業用途的首選?這點是我個人感到比較有興趣之處.......
基本上,像這樣的大師,不管手邊用什麼牌子的器材,一樣都可以拍出不錯的照片 (器材對他們只是工具而已)

不過,看得出來,Canon 1D4 還是用 APS-H 是讓人不滿的 (似乎大家還是比較希望是 FF)
且 Canon 近年來高階機身的出包率高,可靠性的確讓人很感冒...XD

另似乎也看得出來,Canon 對這個 Pro User (或是代言人) 的支援也不夠友善...XD
http://bird.candyz.org/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ojijimimi/
有贊助說好話理所當然,但也犯不著去得罪另一家公司,搞不好明年NIKON就不贊助你得罪另一家沒好處
LEICAQT & XT-10 & X70
SElephant wrote:
「Canon系統對焦快,所以適合運動攝影」...(恕刪)


這個說法好像是在Canon剛使用超音波馬達的時候, 後來大家都用相同技術了, 就沒太大區別了.

個人想法, 有可能是這位大師的使用意見未受到Canon的重視. 相對Nikon可能有聽到他改善意見. 讓他決定跳家. 不過如上面大大所言Canon EU行銷部真的要跳腳, 可能還得交報告回總公司.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