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友站公開評比Nikon 17-55不如Sigma 18-50 ~ 鏡皇駕崩的一天

阿 檸檬是瑕疵品的意思啊~ 完全猜錯~

不過我這倒是沒聽過@@ 我都是看他們寫 bad copy 這類的
相機有一種奇妙又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手札的測試真的看看笑一笑就好,不要太當真
這跟他家的鏡頭書一樣,商業氣息蠻重的
(當然要養一個大站的確是不容易,所以別太苛責,自有定見就好了)

啊不過看到 DX 17-55/2.8 那張大光斑的照片我還是有點驚訝就是了.....
Sigma 以前最痛的耀光,居然變的好起來,尤其是 18-50/2.8 實在不錯
要不是這支鏡頭跌價比較快,而且我有了 17-40/4L,也許會去買一支(笑)

手札...現在只看 Contax 版而已....要看到比較有趣的內容, Xitek 可能好一點
文山小藍謅記: http://thomas-lan.blogspot.com 癲癇進修劄記: http://nyepilepsy.blogspot.com
其實,顏色比較重要

銳利度等等的當然不能差,不過顏色讓人看了以後舒服也很重要滴
--
不過手札那幾張真的讓人無法分辨顏色的優劣就是了,或著說,小弟沒辦法接受那幾張的顏色
沒一張對味的
還好吧...之前18-200的報告不也說直逼大三元嗎!?
看看就好了
討論區裡的比較具參考價值
終於還我清白,,我之前已說過18-70mm F3.5-4.5G裝在D200上...表現很差,這個測試證明我沒眼盲.......
賣二手的時候就知道誰駕崩了,原廠鏡還是比較保值。
賣二手的時候,可能會發現差價可以買半支副廠鏡是真的

--
個人覺得網友說的也是聽聽就好,鬼扯的傢伙如小弟也是不少滴~~~~
自己用的經驗會比較準
差價多到半支副廠....大概得等到好幾年後囉,當然如果 Nikon 出全幅大概會比較早一點實現,5D 出來以後 17-85 IS USM 就再起不能就是好例子啦。

同意 lifuang大,鏡頭真的要自己試過,才知道好在哪哩,缺點在哪裡。像 lifuang大 他們家 28-105,幹剿的和擁護的都有.....不過看片說話那支真的還不錯
「檸檬」應該是出自美國的檸檬車條款.. 隨手google一篇,好像有蠻多州都有相關法案,保障消費者權益。

敗家怪醫 wrote:
差價多到半支副廠.....(恕刪)


是24-105
不過沒那麼嚴重,應該是文包兄手上的那隻剛好是不良品而已

只是其他某些好戰份子追著窮打而已

人家手上有不良品,總不會為了故意把其他人手上的鏡頭營造出壞名聲而迫使其他人降價吧
這樣也會害到自己,不是嗎??
--
沒錯,有人就是窮追猛打到最後被DCVIEW封帳號,後來又換個帳號上來

差價差到半支副廠不用很久吧,現在的17-55二手價格只要稍微挑一下,很快就可以找到差價足以把18-50買半隻的價格了
----
24-105小弟手上沒有,不過有他的老爹--24-85第一代
兩隻走向倒是不太相同.24-85是廣角端的70mm前可以壓著24-105打,70-85這段畫質就不如24-105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