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怎麼都沒人要分享一下Nikon 105mm , 135mm DC鏡呢? 來蓋樓吧..

可不可以趁這個機會請教一下大家關於Defocus Image Control:

因為這是小弟第一次看過這個名詞,攝影書上也很少看到。查過google,得到的資訊是這樣子的:

Defocus Image Control (DC) ??!!,其原理就是讓你可以控制焦點位置以及散景程度,利用這一功能可以做出柔焦.DC 環切至正常位置時,焦點應落在成像區上;DC 環切至 F 時,焦點應落在成像區之前;DC 環切至 R 時,焦點應落在成像區之後。

(From http://blog.roodo.com/syshen/archives/671435.html)

「焦點不落在成像區」-->這樣不就等於沒對到焦? 這樣跟「移焦」、或手動對焦故意讓沒對到焦又有什麼不同?但實際上看大家拍出來的照片,卻又不是沒對到焦。這種散景跟大光圈帶來的散景又有什麼不同呢? 謝謝大家~
愛玩的野孩子_阿嘉 wrote:
135 DC這管, ...(恕刪)


剛剛上歪拍看了一下 有幾家店家都有現貨喔

只是現在的價位都蠻高的36000-37000
支持一下,剛從105換到135一樣的F2D,但視角不同
一樣是有毒的散景

1.


2.


3.


4.


5.
Flick ==> http://www.flickr.com/bearwu
appetent wrote:
可不可以趁這個機會請...(恕刪)


就我所知,你引用的文章裡,圖片沒有錯,但文字解釋是錯的

基本上就圖片裡的三種情形而言,目標物都是準焦的,因為最後的成像都是紮實的一個點
但依照不同的defocus control,可以調整對於前後景的球面像差修正程度
以圖二(應為DC環切到R,即柔化後景)為例,對於後景的球面像差修正減弱了,因此散景會較柔(可見邊緣被柔化)
但相對來講,前景的球面像差修正就會增強,因此散景就出現了邊緣亮圈的情形

圖三則為DC切到F,柔化前景

從一千零一夜的內容敘述來說 http://imaging.nikon.com/products/imaging/technology/nikkor/n32_e.htm
Nikon設計這顆鏡頭主要是想藉此解決鏡頭設計上的一個難題:解像力和柔和散景的共存
所以我個人覺得,拿這顆鏡頭大玩柔焦實在沒什麼意思,要柔焦何必搞出這麼複雜的結構?

為了追求散景,Minolta設計出了STF,而Nikon的解答是DC
兩者各有優劣,但無論如何都是光學史上別具一格的鏡頭之一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看了好多人的分享...這鏡頭應該真的很難控制~

除了價錢以外...

如果拍之前不知道畫面要呈現什麼,

我想出來的結果應該很難滿意

但~真是隻特別的鏡頭!!

好吧我來分享一下...^^



為什麼說"狡兔有三窟", 因為它們都是 F"2"
另外,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喔....
35mm+100mm=135mm...hahaha..有點冷.
105/2.8 我也有,但入手Zeiss 100/2 ZF 後,它便冰在防潮箱裡很久了.
AF85/1.4D 我也有,但入手 Zeiss 85/1.4ZF, 它也跟105/2.8一樣.
前陣子AFS17-35/2.8也進防潮箱陪85/1.4跟105/2.8了,因為入手了 Zeiss 21/2.8 ZF.2

135/2







Zeiss 100/2 ZF





Horology wrote:
就我所知,你引用的文...(恕刪)

感謝horology兄的解釋~
繼續貼,D700 +135 mmF2 DC,DC 環切至 R ,光圈不必開很大就有不錯的散景....






小弟買了這顆鏡頭也一段時間
網路上也看了很多分享的文章
但是還是找不懂怎麼使用DC環
ycliao wrote:
小弟買了這顆鏡頭也一...(恕刪)


如果是希望取得盡量柔和的散景,在構圖上又難以避免雜亂的背景或前景,就把DC環往相對應的方向轉
(別讓DC大過F,否則就會讓主體柔焦)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