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真不知 nikon 鏡頭AF-S化,是好還是不好?

如果全部af-s,機身就可以去掉馬達這部份,
高級的af-s馬達也較省電和震動較低, 速度也遠遠超越
(當然,高級的高速超聲波馬達只有20k以上的鏡頭用,其他都是安靜型)
從整體結構上沒掉從機身傳動至對焦模組的傳動機械結構在可靠性和降低複雜性上也有幫助

nikon 沒有學canon 徹底的把接環換掉和一次性afs化,已經是恩澤萬民

這只因某ceo的應許... 只要你是f環以後都能接得上nikon的機身... 但是這也造成nikon數位化和二十世紀後期的自動對焦競爭中落後canon
永遠都是廠商有利
1.以前只要買高階機身不館買多爛的鏡頭對還是有一定焦速度,反觀現在只要不是環型馬達都頓頓的
2.內置馬達可以存在望遠鏡頭或幾顆特殊鏡頭,其他拿掉馬達我絕成本會降更多尤其現在又沒光圈環的G
3.現在DSLR快便可消耗的消費電子商品不像以前大F可以吐很久很久又幾乎不壞,反正廠商最好的策略就是把鏡頭
跟機身都變成消耗品,這樣廠商才有更多利潤可賺,AF-S馬達故障可是很貴的玩意兒有時還會卡死連MF都沒辦法
Evolution Win wrote:
這就是為什麼我寧願買...(恕刪)

雖說知道您在意指哪部份,但嚴格來說您的用語..怪怪的
(1)G識別字是指無光圈環,並非指說這是顆超音波對焦鏡頭:
AF 28-80G與AF 10.5G兩顆都是G鏡且都不是AFS鏡.
內置馬達對焦是用AF-S或AF-I識別字來區別的,不是由G,D,P這組識別字來識別.
也就是說SWM要是掛點了跟是否為G鏡其實無關..

(2)G鏡的耐用是比D鏡要好的:
因為沒有了光圈環結構弱點減少了,受到撞擊時鏡頭不會從光圈環處斷成兩截,水跟沙子不會從這裡入侵,設計複雜度也低.
這幾點對於鏡頭與機身皆然.

當然Nikon未來也可以考慮由G與AF-I進行搭配(類似SONY SAM的意味).
使用較低價慢速的線圈馬達來避開SWM天生嬌貴的問題.
不過以近期AF-S 18-55的狀況來看,大概是不會走這種窮人味道的路線了.

小弟一年前也是從N跳S.
努力的撿Minolta的舊鏡頭中..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王烏魚 wrote:
永遠都是廠商有利
1...(恕刪)

AF會頓?我倒覺得AFS才真的是優雅過頭了.....
這次借了朋友的小黑三,這AF速度用起來不輸一般AFS鏡
雖然有點聲音但不影響拍攝結果

看著一顆顆AFS化的定焦鏡的優雅對焦
我還是繼續用暴力推動的AF鏡好了QwQ

SIGMA好像也是標榜超音波可是卻比較快也大聲
感覺比較像線性馬達
貓丸 wrote:
AF會頓?我倒覺得A...(恕刪)

我是指一些AF-S短焦廣角或是比較便宜的旅鏡
如果直接用高階機身爆力推可能更快阿
其實還有一隻NIKON第一隻VR鏡頭都還沒AF-S耶
這支連高階機身都拿他沒輒....慢慢慢....跟拉風箱一樣
超音波馬達影響的不只是速度,另一點是合焦的精確度!~
abcb7542 wrote:
超音波馬達影響的不只...(恕刪)

是指..變差了嗎?(笑)

不可諱言的各家鏡身馬達化後因為誤差因素變多了,狀況還真不少..
歡迎進入單只有機身準也沒用的時代.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小弟手邊有AF-S 24-120mmf3.5-5.6 與AF 24-85mmf2.8-4
機身是D2H 用了一段時間
感覺AF 24-85mm還比AF-S 24-120mm快些

機身的等級亦是影響AF鏡的對焦因素之一
鏡頭多個內建的馬達,亦多了一個"消耗品"
管它有沒有內建馬達

我只要求一顆鏡頭可以像以前一樣用個一二十年不會壞

其他不求多啦

可是目前看來只要AF-S化就幾乎不可能了...........

a8933035 wrote:
小弟手邊有AF-S ...(恕刪)

看來只有換一次要一兩萬塊的超音波馬達才比的上D鏡在高階機身的對焦速度
這樣的代價也太不值得了吧
我的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hsu4886/al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