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fia.3gr wrote:自己沒有尼康相機。可(恕刪) 謝謝支持和喜歡。。學不學習倒是其次,大家有了願意交流的態度,其實就是大家都能得到好處(至少我能糾正自己某些錯處,從大家身上可以學習另一些自己沒有的東西。)。。畢竟我也只是一家之言,只有交流才會提升自己,也讓大家的生活變得更飽滿。。
『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忙碌』在大城市裡,各色人等都聚在一起謀生活,然而,大家走在路上,雖然都不認識,卻都同時為這座城市發光發熱。工作沒有高低之分,當大家不能或不願意去做的時候,總有人能頂替。所以,我們沒資格去批評去做了自己不能或不願去做的那些事的人們,大家說對嗎?PS。我喜歡拍人,除了拍出互相交流的情感以外,也喜歡利用『對比式構圖』,就是將兩群不相干的人放在同一個畫框裡,這圖我是先發現了街道清潔工人,遂起了拍攝的興趣。他推著木頭車走在馬路上,跟現代汽車已經成了強烈對比,但我還是等了一下,因為當時是寫字樓放飯時間,當背景出現穿戴光鮮的OL們時,正正就是我當時需要的『決定性瞬間』。汽車對木頭車,清潔工人對白領——這就是我需要的『對比式構圖』,四種原素,現代和落後,光鮮和素服,這就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感受。這圖為了清除『雜物』,有做過二次構圖。而且構圖也有採用『三分法』,就是主角放正中,兩邊放入相關主題,雖然拍人這是不常用的構圖法,但是,當混和加入『對比式構圖』時,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這個構圖,在我舉機拍攝前幾秒就已經想好。D810 + AFS85/1.8G,M模式 + Auto-ISO,AF-C15點輔助對焦,ISO720 + f/2.8 +1/1600秒。平均測光,+0.3級曝光補償。後期時,我有加強了男清潔工人的膚色和細節,以突顯出主角的『粗勞工作』,跟背景的白衣0L的白色絲絨上衣和膚色也有著強烈對比和呼應主題。
irontheone wrote:邀請函:你有相機嗎?(恕刪) 看過樓主的前言我跟樓主剛好相反中學時期由數位相機開始學習後來使用底片開啟了攝影的眼界現在則是兩者兼用數位跟底片對我說是相輔相成我以nikon底片系統為主力只有很短時間只限大學畢業前的短暫時間出社會工作後陸續買了pentax 645n, bronica s2a, hasselblad 500cm幾個系統數位則是用a7ii出門旅遊最愛用hasselblad 500cm作主力冷落了當初的戰友但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最喜歡把玩的卻是n8008s很多精彩的照片都不是用nikon拍的不符合本帖主題但不貼圖不給臉隨便貼張吧
irontheone wrote:哈哈,我那個年代,那(恕刪) 我拍照談不上創作只是個人享樂在燈箱上用loupe看正片有一種感動也愛24mp在屏幕上放大觀看細節如果只當成傳遞信息的媒介兩者的確沒有區別說到底自己爽就可以了不說了貼圖更實在
去年11月我終於下定決心買下人生第一台可換鏡頭相機 原本是考慮富士系統 無奈當時信用卡刷不過 剛好看到nikon z50發表,誤打誤撞 就這樣入手. 從原本對相機的一竅不通,,上網找資料,買課程 ,慢慢稍微有點進步了,回頭看看自己一開始拍的照片,不是失焦,就是高光過曝,有時候回頭看自己失敗作品也是一種進步的過程由於nikon z apsc 鏡頭太少 要大光圈定焦 只能買全幅鏡頭 ,就這樣誤打誤撞,又購入了2支m43老鏡 ,慢慢練習也享受手動對焦的樂趣這張是今年台南跨年夜時拍的,當時技術不佳沒絕對合焦,也過曝顏色一整個怪,這幾天回頭看看以前的照片突然想到不然改成黑白的如何,恩,比彩色的好多了nikon z50 with CARL ZEISS PANCOLAR 50/1.8 用不知名m43 to z轉接環 由於是non cpu鏡頭就沒參數了nikon z50 with m42 CARL ZEISS PANCOLAR 50/1.8 by 涵謙 鄭, 於 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