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ro Figaro wrote:
Tracer大, 是的, 我就是這麼跟我老婆說. 從開始玩攝影, 我就得到老婆的充分支持, 因為我跟她說
1. 已經規劃好子女的教育基金和退休後的生活基金, 讓老婆能安心, 經濟上無後顧之憂.
2. 玩攝影讓我心情更愉悅, 身體更健康(常外出接近大自然), 這個無形的投資報酬率, 可是很高的!
3. 買鏡頭不只是消費, 而且也可以是一個好的投資, 尤其是那些價格高、口碑好的鏡頭. 如果是有投資的考量, 就不能買低價副牌的器材. 但也不能盲目的搶進, 否則會跟買股票一樣, 在高檔套牢.
good planing
我相信在財務規劃有計劃下,買這些器材來滿足自己的興趣本來就是應該的 :)
錢賺來除了生活,應該也要享受
小弟當初買D700時,也是一口氣兩三個月就買了六個鏡頭,
當然小弟不像樓主都攻頂,鏡頭有原廠有副廠
不過就是完全能理解樓主對鏡頭群的需要,有預算一年買齊,何樂而不為

每次來到這裡,都要看版主的文一下,除了拍鳥的照片外,最大的享受就是看不吝分享的開箱文了。
hero大,20-35 f2.8那管怎麼沒有收進來~另請教nikon ais的大光圈定焦鏡仍有供貨,是有什麼問題,導致你沒有收到你的防潮箱內。
electronic51 wrote:
版主: 每次來...(恕刪)
我的第一台DSLR是D300S配18-200 VRII旅遊鏡, 當初會選擇Nikon也是看上它優異的對焦系統設計, 而之後的使用經驗也沒有讓我失望.
我在買每一個器材前都會仔細做過功課, 了解它的規格、光學設計和使用評價, 同時思考我要用它來拍甚麼, 入手後我更會細心讀過使用手冊, 確保我知道如何使用它.
我一開始建立鏡頭群時全部是以AF為主, 因為擔心我的眼力不太好, 手動對焦太吃力. 後來入手D3S後, 發現觀景窗變得又大又亮, 就開始練習用手動模式對焦.
目前我的拍攝方式
1. 飛羽: 一律用AF
2. 微距: AF + MF
3. 風景: AF 或 MF (看是否趕時間)
4. 人像: 一律用AF
因為想試一下Zeiss的鏡頭, 所以入手了四顆評價較高的, ZF2接環支援Nikon CPU 接點, 使用起來還算方便, 至於Nikon自己的那些手動AIS鏡, 還要多做一些設定, 稍微麻煩些, 所以就只入手Noct那顆了.
20-35 f2.8這顆評價普通, 二手價落在$500~900間, 若是純粹要收藏的話, 價值可能有限!
最後, 謝謝你的鼓勵, 我會繼續加油的!
扛大炮拍飞羽是不容易的事, 值得佩服。
我也有自己的梦幻团队, 不过一支炮都木有,大多是些几十年的老镜头, 装满5个小防潮箱,
手动老铭镜的寻宝和抢拍过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和用千辛万苦搜到手的镜头拍照一样好玩,
近两年拜大陆同胞富起来疯狂抢镜头之赐, 我的单颗老镜头的最大涨幅已经超过50万,
老婆常常碎碎念我买了数不清的破镜头, 她怎么也想不到那些破玩意的增值差不多可以再买辆三叉戟了。
玩摄影是个很好的兴趣, 加上楼主拍飞羽, 常常接近大自然, 更是好上加好,
至于花多少钱都是其次, 每个人的兴趣热度不同, 经济条件也不同, 平常心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投入比较好。
electronic51 wrote:
版主: 每次來...(恕刪)
E大,
多謝你的PM, 讓我留意到這些AIS手動鏡. 最近趁著天氣好, 比較捨得帶Noct外出, 也讓我充分體驗到AIS鏡身的質感,如果能有時間悠閒拍照, 這些手動鏡的確是能帶來不同的樂趣. 不曉得最近榮泰是否要出清這些手動老鏡了, 公司貨的報價竟然都比B&H上面的還要便宜, 現在入手其實相當划算.
若就光學品質(特別是銳利度), 除了Noct外, AIS手動老鏡是比不上現代的G鏡和蔡司鏡頭, 在開放光圈時都會有明顯的像差, 但這種不完美卻能創造出另一種味道, 這也是攝影令人著迷的地方了.
附上一張我在正妹店的試拍, D3S + 50mm f/1.2 AIS. 開放光圈下的像差反而讓皮膚看起來更漂亮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