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Nikon Z9,說的就是信心,別跟我說這是無反所以泥坑又走錯路了!

swkit wrote:
我不清楚天空一片雲兄(恕刪)


就我的看法

我個人不相信z9的高iso會好到那去

若最後比Z7II還差,我也不會覺得意外...................

高畫素外加堆棧式CMOS

在在都是超級噪訊製造者

真的很難想像高ISO能好到那去.......

不過當想要有強度對焦外加高速連拍之時

這個就是現在要買Z9可能必須考量及接受的事


若不需要高強度對焦及高畫素下的超高速連拍

其實我是看不出D5及D6有那邊不好

D5及D6留著用就好,就不用煩Z9的高ISO問題........






~~~~~~~~~~~~~~~~~~~~~~~~~~

若只單論噪訊多寡

A1的高ISO也沒有A7R3好........

yang stephen

圖補在上面

2021-11-02 16:35
T之歌

Sony A1的高ISO確實不好,官方也一樣沒有宣傳過有變好,不過老實說我只在意高速的本來就不會買A1,A1現在優勢是A92都沒有的30fps,只要A93出來,口水A1的人便會跑去A93的懷抱了

2021-11-02 20:50
yang stephen wrote:
就我的看法我個人不相(恕刪)


小弟絕對認同Stephen兄的觀點,在此重申小弟一直是NIKON的使用者, 而且已經訂購Z9, 而之後亦會購買所需要的鏡頭

我不知道Stephen兄有沒有看足球比賽, 小弟是哥迪奧拿足球的支持者,從巴塞隆拿,到拜仁慕尼黑, 再到曼城, 一直維持那一種傳控足球的風格,而他執教的球隊亦每每成為這種踢法的表表者。
如果有一天他因為半個球季成績不夠好, 把自己一直引以為傲的踢法改變成當代流行的防守反擊戰術, 結果會是什麼模樣呢?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議題
swkit

v5jxlnt 這個完全不再考慮範圍以內

2021-11-02 21:20
T之歌

品牌推出產品的邏輯不會一成不變

2021-11-03 1:23
yang stephen wrote:
就我的看法我個人不相...(恕刪)


現在大家都是猜想而已
但是如果nikon這顆cmos就是年初發表的那顆可以做到1000fps的話。
個人倒是覺得ISO的高感可以做到很好。
因為他的說明內容有說到感光這部分。

根據目前看到的Z9表現,很接近這顆的特性。

對其他廠商,也許過沒多久就換Canon推出他的全域快門了。
Z9這次價格出乎意料,除了沒有用SD card,必須用CF-B XQD外,或許也是知道接下來對手可能拿出什麼機器,提前對應吧。
ken902

如果還sony的,那就是A1那一片,那Z9的120fps 1100W像素連拍,就有可能是快門釋放優先的連拍,非AF優先。

2021-11-02 22:03
T之歌

這兩塊像素不同

2021-11-03 1:24
yang stephen wrote:
就我的看法我個人不相(恕刪)

哈~吵了20幾頁的事...
專業名詞...科學論證...連自由心證都跑出來了,

我這沒有學過這些專業知識的人...
看得都頭暈....。
就是沒有人要講白話。

我現在知道為何要跟在你後面了楊大,
你三兩句之後我終於懂了。
他們吵的是既定的事實,您說的是解決事情的能力。

劃重點...
A1、Z9這種高階旗艦看的是細節保留能力,
有高畫素高動態追焦需求的話,
想駕馭這類相機就要培養後製除噪能力。

了解...感恩。
swkit wrote:
我不清楚天空一片雲兄(恕刪)


雖然師兄你說的只是很片面的需求,也只能代表眾多使用者的其中一端。。

但很不幸,由於現在無反是Cmos一人多功,不像以前單反的分散——單反有對焦和測光有專用Cmos,OVF只負責觀測。。
當需要到高速連拍、高速運算(例如對焦、例如測光、例如影像拮取和輸出同時進行)等,則無可避免的讓噪點表現來得比單反年代差(降噪技朮提升是另一回事。)。。
更不幸的是,我想因為要兼顧8K攝錄,那么像素就不可能降低了(單純8K就需要3300萬像素以上,也考慮到動態影像的純凈度,必須使用更高像素的超採樣來換取。)。。

也許這是對某些用家如師兄你很不幸,但這也是時代進步使然。
不過,正如我所說的,當D6的產品壽命期結束之時,也許就會出現替代品——攝錄規格下降來換取更純凈的硬照高感光度表現。
有Nikon Z9的新影片,直接PO上來,是中文的,有口罩眼對焦。


100-400mm加上2倍鏡的最小光圈是F11,影片的字幕沒有校正好。


提到眼點這個缺點,以前Nikon單反眼點是17mm,但Z9卻是23mm。





Z9的8K長時間錄影是我最感興趣的地方,Nikon可以在沒有它牌有專業攝影機情形下,單純就以Z9擔負起動態及靜態拍攝的重責大任。
hcpine76

都是參考,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陳述方式。

2021-11-02 19:51
jenhoxen

眼點23叫退步,虧他還是個戴眼鏡的[嘆氣]

2021-11-02 22:47
yang stephen wrote: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對相機要求的點

而且很有可能,大家想要的都不同


其實相機的方向比大家想像中的多元,風光/廣告要高像素,人像要豎拍,運動/鳥攝要對焦連拍,夜間拍攝要高ISO和大光圈,要上山下海就要三防,現在進入自媒體時代更有影片需求。

有些人可能會要相機同時能解決某幾項需求,但要解決所有問題的人基本不存在,而且現實上解決不了,至少以現今的性能看確實如此。而大多數人只有自己經驗,總會以自己需求加到別人身上。

過往旗艦其實只是想解決對焦連拍需求,今代旗艦才開始連高像素加上去,達到運動廣告這種混合需求,但也自然的因此損失了感光性能,不過我認為是因為感光性能一直提高,才終於今代旗艦由較低像素的"拍得到"變成高像素的"拍得好",這也是旗艦該做的事。

而高等級感光性能,則留待特化機種去解決了。


如楊大就是只要對焦連拍足夠強大,其他就可以完全不管的典型代表吧。
T之歌 wrote:
如楊大就是只要對焦連拍足夠強大,其他就可以完全不管的典型代表吧。(恕刪)


也不是其他都不管

而是

若只有某一台才能達到"我一定要"的東西時

這台相機其他尚可接受的缺點就只能被迫接受

但如果又有其他可以選擇之時,我還是會挑對我自己更有利的


但某些東西我就一點也不在意

比如8k錄影

至少現在不會,因為我對錄影完全不懂....

也還沒有空玩


但如果拿來拍景

相機的性能就完全不是我的重點

我只求鏡頭的成像必須是我要的樣子

evf看起來要是我喜歡的調調.................

所以說

每個人要求的東西不會是一樣的

大家就挑那種"對自己最有用的",沒有自己視為"致命缺點"的相機去買就好了

錢是自己的,理別人怎麼看幹嘛
T之歌

andrea5 因為你不一般呀,一般烏攝,相機都幾乎全程拍照用的,用錄影只是妨礙了拍攝功能,要關閉錄影改變相機模式,鳥都遷徙了呀。

2021-11-03 1:08
T之歌

也不要說8K畫質已經和照片差不多,事實上還是差距很多,而果凍因為處理器處理量太高,影片時也遠高於拍照。當然如果你有廣播等級的錄影機,還是可以錄,但拍鳥的人就完全不會考慮了,當然如果有兩台機身的另算

2021-11-03 1:12
T之歌 wrote:
其實相機的方向比大家(恕刪)












隨便在線上按d3 d4 d5 d6廣告,你看每次的重點都是介紹什麼
T之歌

每次介紹不代表它的行業方向只有這個,這幾年高感真的到盡頭了

2021-11-02 21:41
T之歌

每次介紹不代表它的行業方向只有這個,這幾年高感真的到盡頭了

2021-11-02 21:41
狐狸源 wrote:
這對爪畫面拍的真不錯XD

然後開始錄影以後,
我今年1-9月底就把14T硬碟存滿了,
(自己也還沒時間處理)
因為是雙備份所以是2顆14T
這太誇張了,我可能要有心理準備。

不過,我拍完截取的影片一般都在1分鐘內,有必要的話不超過3分鐘。

無論如何,專門儲存影片的大硬碟確實是我需要添購的。

因為平時有省的習慣,當朋友知道我捨不得4K所耗的記憶體,竟然要送我記憶卡及硬碟。

我不好意思別人這樣付出,還是勉強自己往更高畫質錄影。

但目前以Z7II還是照現在習慣拍,等開始以Z9拍影片,都會設定至少4K以上。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