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418 wrote:Tarmon 70-...(恕刪) 是的,就是這管...TAMRON SP 70-300mm F4-5.6 Di VC USD跟原廠70-300差沒多少錢...但是遮光罩比較好看拿起來很威,所以就選了這管....繼續疊磚D5300+ Nikon AF-S DX Nikkor 35mm F1.8G
ivers wrote:也來添幾塊磚D530...(恕刪) 原來是我看錯 我以為你是打T116 原來是騰龍的17-50 2.8 2代 那隻也不錯喔 防手震比較強而且發色也沒有像外傳的清淡阿,照片整個就是拍的超有味道的,看來高手出現了喔^^。有人問 T116跟 10-20 3.5 這兩支 哪支比較好 我覺得看你自己怎麼想也 還有看你要拍什麼 拍人像 風景 的話當然是大光圈的好 畫質犀利 但是他的缺點 韌體無法更新 保護鏡偏光鏡減光鏡 都很貴 你一定說 10-20 那之82口徑 更貴吧,T116才77口徑,怎麼會比較貴,但是T116要買超薄框,而且要買好一點的話,B+W的超薄框,一片就不便宜了,用便宜的也可以啊,但是便宜的會有暗角,而且我當初會買SIGMA的是因為,我其他的鏡頭多半都是恆伸的,要調焦的話不用台北台中,兩頭跑(懶惰),所以我的想法還是會推你買T116,然而差別在哪裡,我是不喜歡光斑 鬼影的人,你能不能接受,我不知道, 而T116在我朋友的相機上拍出來的畫面,跟我拍出來的畫面,差很多,他拍出來的鬼影光斑一堆,我拍出來的沒有半個鬼影光斑。同一天拍攝的畫面 但是他是佳能的相機 650DDSC_6846 by 小松01, on Flickr下面這是T116 1代拍出來的 但是聽說2代好很多
小松大可能誤會了,有VC防手震的是代號B005的TAMRON AF17-50mm F2.8 XR Di II VC,小弟這管是有內建馬達版的A16二代...但是沒有防手震(雖然我很想要啦...),這管鏡頭當我相機鏡頭蓋很久了,雖然對焦很吵且暗處容易迷焦,但是用久了也習慣了,銳利度也算不錯,CP值真的很高關於A16發色問題確實清淡了些,但是我習慣會對拍出的照片做些對比跟拉飽和度跟明暗的調整後製,之前的相機也是入門機Nikon D40,CCD的濃郁發色特性彌補了這點,讓我習慣JPG直出少有後製,年初換了D5300後,發現2400萬畫素讓後製空間變多了,所以開始會用Nikon免費的ViewNX2或光影魔術手這套軟體做些後製...說高手真的不敢當,01版上人人是高手,小松大更是個善用器材的高手,把D5300使用的淋漓盡致,著實讓人佩服,攝影器材雖有高低之分,但是能善用它為自己留下美好的影像回憶我想應該是大部分人都希望的吧...不知不覺好像說了太多廢話了...還是來繼續疊磚頭,讓這棟大樓能疊得更高點,也希望能看到更多使用D5300的朋友們一起來分享自己的人生光影...D5300+ Tarmon A16 II + Tarmon 70-300mm VC
jameslai0709 wrote:一台小小的相機可以帶...(恕刪) 很有故事性的黑白色調,D5300的輕巧方便.確實讓人出門少了點負擔感謝jameslai0709分享的好照片我也常常一機一鏡就出門去,輕鬆隨手拍下可見的景物印象wifi功能我也常用來跟手機連線後用App編修照片後上傳臉書或丟給朋友們與親友們一起享受看照片的樂趣,雖然Nikon的連線軟體App很呆,都要把所有的照片讀取一遍後才能下載,且介面也不夠友善,但也還算是堪用的.....今天繼續疊幾塊磚頭Nikon D5300 + Tarmon 70-300mm VC分享之前去三義賞桐花的照片,當時腳架忘在車上了,只好全程手持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