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ntheone wrote:我就是喜歡拍攝人的活動,沒有人氣的相片,我不喜歡。。人生百態,就定格在那一瞬間。。Zf + ArtraLab Nonikkor-MC 35/1.4 1960's 到朴子配天宮參拜,恰好有新車在淨車,就記錄下來。
原來這幾天在考慮老鏡,古典風格成像的,後來想想,一防潮箱已沒有空間 (大家也是吧),二其實我也有老鏡,F 接口膠片時代的溥儀Nikkor 45mm F/2.8 AI-P,三可以機身數修增加老鏡味(四看了些老銘鏡的評測貌似強項都在夜景,對我這陽光中年人的戰場合不合用有點懷疑)今天試了一下,把Picture Control 銳利全-1,對比+1,顏色沒調,自動白平衡,畢竟做實驗應該把每次改變的variable(s) 控制在最少以內ZR + Nikkor 45mm F/2.8 AI-P PC 銳利全-1,對比+1, Auto-WB不小心按了快門,這個PC調整,紅色沒有Nikon 紅這麼艷?這個色調和中央解像度有點老鏡味,而又不會太老,看來泥坑膠片溥儀挺合我用的試一試強背光,紫邊這算不嚴重嗎? 如果來個80年代真.老鏡紫邊應該多很多吧?(上方那個黑點千萬不要是塵點呀)這是不是叫聖光測試?嗯...要多注意測光下午3時拍出5時的顏色 最後分享一下這篇文章,看了我才明白我想要的是modern-vintage 現代光學技術配古典成像的鏡頭而不是真正的老鏡https://www.leicalensesfornormalpeople.com/2020/03/31/35mm-recommended-list/下回和陽光戰鬥計劃用以上Picture Control ,配偏綠白平衡
V.IP wrote:原來這幾天在考慮老鏡...(恕刪) 加油!我已經放棄玩PCU超過十年。。現在我都是用LR做調整了。。顏色更加真實一點。。。當然,每個人要求的也是不一樣的。。Zf + FTZ + Ai 105/4 Mac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