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

My Nikon Z6/Z7 (大家一起貼圖集)

我現在終於想明白了Ai和Non-Ai在FTZ轉接上的用法了!

視頻中有提到可以用超過360支F鏡,之前我想極都想不明白為何可以?
然後,原來我在Df上早就用過了。。。
因為我發現Z7可以加入多達20支非CPU鏡頭的資料,但想不通為何要有這麼多的數量(單反是最多15支。)。。。

以往經驗,所有Ai鏡是『自動』輸出光圈資料。。。
而Df上為了對應非Ai鏡頭,則設計成分為『在鏡頭上調整光圈值』和『在機身上設整對應的光圈值』兩個部份的操作,視頻中沒有提到過『光圈連動杆』的操作,但卻提到了可以使用M和A拍攝模式,即是說,在Z7+ FTZ身上不再分為Ai和非Ai鏡頭,而是統一的變成『兩步走』的操作。。

如果真是這樣,第一、宣傳會上所言非虛,的確可以用盡所有300多支F鏡;第二、在所有手動老鏡而言,這Z7(及Z6)的可玩性就高很多了!
而且可以全部接上哈蘇等中幅鏡頭(市面上早就有F轉接環。)。。。
如果是這樣的話,像Df身上一樣,幾十年的老手動鏡又可以全部復活了。。

Nikon Z6/Z7 digitutor videos




















irontheone wrote:
即是說,在Z7+ FTZ身上不再分為Ai和非Ai鏡頭,而是統一的變成『兩步走』的操作。。


老大你在說啥呀不就是手動輸入最大光圈值的意思---Ai也要輸入就對了,因為接環沒有連動杆,無法自己感知,是這意思吧?

gavwu wrote:
今天去試了,把手不是...(恕刪)

你是不是沒拿過sony的無反???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So狗不叫世界和平
jenhoxen wrote:
老大你在說啥呀不就...(恕刪)


FTZ不是沒有『光圈連動杆』嗎?

如果你有玩過Df就知道那個玩法了(還有以前FM膠卷機也有這個設計的。)。。
就是機身無法感知光圈值,但卻可以『預先輸入光圈和焦段值』,然後在操作時轉動鏡頭光圈環,兩在機身設定『光圈值』,這樣就可以讓相機計算快門值了。。

這個設計,早在Df身上的『非Ai鏡頭』使用上就有這種設定。
我在Df上使用非Ai鏡頭和中福鏡轉接時,都是這樣玩的,事實上,這並不防礙拍攝的操作速度。

下圖就是我使用Df + Auto-S 55/1.2(非Ai鏡頭)拍攝的街頭影像,就是使用我上面說的『兩步走』操作的。
那天晚上拍了兩小時,玩得爽。。

這種『兩步走』操作,還可以接上哈蘇的中褔鏡(再加上哈蘇轉F轉接環。),操作一樣的便利。。

iflash wrote:
你是不是沒拿過sony...(恕刪)


欸,那是事實嘛,就不懂Nikon那麼在乎索尼創造的機身規範幹嘛,像佳能一樣能四指滿握不好嗎不然快點交出原廠電池手把、以及附有Arca夾角的原廠延伸握把也好

irontheone wrote:
FTZ不是沒有『光...如果你有玩過Df就知道那個玩法了(還有以前FM膠卷機也有這個設計的。)。。(恕刪)


那我們說的是同一件事,FM的連動杆還可以"睡覺",到FM2就做固定的了

jenhoxen wrote:
老大你在說啥呀不就...(恕刪)


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以前Nikon的DSLR中階或以上全部都有光圈連動杆的,雖然這個設計是最大限度的把所有Ai鏡都能簡單轉插。。
然而,那多出來的『光圈連動杆』卻是阻礙轉接非Ai鏡的兇手(強行轉接的話,很大機會弄壞了光圈連動杆),現在的設計就乾脆取消了(Df和FM就設計成可收納的光圈連動杆。),這樣就能把所有設計的F環都能夠成功轉接了。。

irontheone wrote:
這種『兩步走』操作,還可以接上哈蘇的中褔鏡(再加上哈蘇轉F轉接環。


不好玩,大轉小再放大。。。

jenhoxen wrote:
欸,那是事實嘛,就...(恕刪)


其實各人手掌有大小的,反正我握持感覺得非常不錯。。

jenhoxen wrote:
不好玩,大轉小再放...(恕刪)


跟DX格式一樣,取其鏡中心最精華部份,影像銳利到不得了。。
  • 6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