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當樓主說出主觀這個貼已經由可以技術討論變成只有立場可討論了而且還要一再重申...拿實際測試圖例出來不就可以了?不要老是叫別人別用ISO12800別人怎用你管不了,你怎麼用別人也管不了,這不就是主觀?你怎麼就試圖要求別人按你的主觀來拍攝?我也會說盡量控光,但真的任何時候也控得了?而自然拍攝時基本上都不可控,所以swkit的要求還真的很合理的可能十年前的人也會像你一樣問怎麼要用ISO3200吧話說ISO12800在現在全幅還真的很常用因為我更新了內容,再回一層算了
T之歌 wrote:老實說,當樓主說出主(恕刪) 其實,你真有夠搞笑的,你有認真理解社會科學中對『主觀』的定義嗎?再者,我沒有叫人不要用ISO12800,你又再一次無限解讀別人的說話內容(而且還是完全錯誤的方向!)。。其三,我發那組圖,是疑問『你到底是拍啥場景』啊?其原始對話是因為他在網上找一些圖片貼出來說明(只貼路徑,沒有貼圖。),如果他有說明『他專業範圍是做什么』的,我也不會貼出後來這兩圖圖片來反問他。我用我經驗說話,前題是事主說明不清導至我在猜測,有錯嗎?後來S大清清楚楚說明自己經歷的場景和拍攝內容,因為我也有相似經驗,所以後來跟他的對話也順暢多了,也終於明白他的疑問在那裡。。如果S大一開始說明自己的職業範圍,就不會有後來的事了。。然後,先是e大的不理解,而你這後來更加是斷章取義,更有意欲打擊我言論誠信的意圖,我個人認為,這不能算是善意討論吧?
只有我覺得這些討論都還太早嗎?我們這邊沒人摸過Z9,就只看一些沒有對照組的高ISO圖就開始有人下定論-Z9高感弱化...這不是一點實證精神都沒有嗎?一張能貼出來的圖片是經過一串光轉電,再轉成數字的過程矽晶圓的純化,光電轉化的前端設計,ADC的架構,佈局的安排,轉成影像檔案後的軟體處理(機身內或外部軟體都算),每一個步驟都不是我們普通人能夠深入瞭解,Z9是全新打造,幾乎所有東西都換掉,在Z9連上市韌體都還沒搞定,在軟體都還無法解RAW之前就打分數的,我覺得連浪費一點時間打屁討論的意義都沒有,而當簾幕掀開哪個比較好?好多少根本沒必要爭辯,因為會有科學化的數字可以討論
irontheone wrote:其實,你真有夠搞笑的,你有認真理解社會科學中對『主觀』的定義嗎?再者,我沒有叫人不要用ISO12800,你又再一次無限解讀別人的說話內容(而且還是完全錯誤的方向!)。。 好吧,你確實沒有叫人不要用12800,是我錯了至於你口中的主觀論就真的算了,我可不想再看20層只解釋這東西
T之歌 wrote:好吧,你確實沒有叫人(恕刪) 貼『証據』就是真理?我不相信所有人都認為我這句反問句的意思就是叫人『別用』ISO12800。。你為何又不貼出『証據』証明我曾經說過ISO12800不用怕,什至用上去ISO25600也可以頂得住的說話呢?(就在跟S大的討論串。)我經常使用ISO12800什至ISO25600,你去我那棟『Nikon快樂攝影』大樓就能找得到証據。。。啊,怕你找不到,我建議你從80頁開始看,我貼出高感圖片是因為在論說『高感光ETTR攝影』的可行性。所以我說,現今網絡很難會有人去理解說者的說話脈絡,卻總是喜歡抓別人小辮子不放。。
irontheone wrote:其實,你真有夠搞笑的(恕刪) 我說一下我看法吧在#153,swkit提出自己的想法,希望ISO表現能提高,哪怕只有一點點而在#154,你的回答,就好像"怎麼會不夠用",反正一定夠用,相信不止我一個會有這個看法其實你這回文還真的沒有回答到swkit的想法那怕你只是改口簡單一句"既然是新技術希望會有提高"也比你#154的回答好除非你認為已經強無敵不需要提高吧...不過我個人是對任何性能都希望有特破性提高的如果未來相機能十萬ISO沒有噪點,想想也爽了對不對?
T之歌 wrote:我說一下我看法吧在#153...(恕刪) 其實你有沒有發覺你是代S大去理解我這段說話?後來S大把話說開了,大家不就都明白了嗎?當自己經驗有所不及時,有懷疑是很正常吧?所以才反問。。後來S大跟我之間不就互相了解後大家都能理解了嗎?拜托,看事要看全面,你把我跟S大所有對話——包括每層樓的對話小框中的對話看完,再來替S大申冤好嗎?每個人做事方式都不盡相同。。。你在質疑我的行為時,你何嘗又不是步步進迫呢,而且更讓人感覺到惡意,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