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為什麼買 NIKON D3?

qqnice88 wrote:
花了好多時間看完.....(恕刪)


嗯嗯嗯,相片最終的目的也只是紀錄.
能夠很久以後看到一些舊照片,即使畫質沒多好,也還是會讓人感動.
現在,我們看一些中華商場的老相片,應該沒有人去挑惕相片的構圖怎樣,畫質怎麼吧.
好好的照些相片,紀錄現在,當做以後的回憶吧.
不管是非對錯,小弟大概不會浪費時間在相機版上發言了,除了一些網友的酸葡萄或令我不悅的回言之外,站上一些報喜不報憂的的管理態度也很讓我失望,花了一堆金錢和時間來這裡無私的分享,又沒得到什麼好處,稍微的小小批判,沒事還要被移動文章,還有很多辛辛苦苦的分享或回話、甚至是個人的主觀想法都被無意義的放大及解釋,真的很不值............小弟潛水去了

跟我說一下..要去那邊潛水...我也跟著去...

聽說有幾次海底沉船的生態不錯...我朋友是潛水教練...呵~~~

大家一起去潛個夠吧~~
為什麼想買D3?
因為小弟從事建築業,所以需要用到 28mm PC 。這隻鏡頭如果裝上 DX 機身,那就套一句版上的話「退無可退」了。
高ISO 對於拍建築物室內或夜間趙名下的外觀都很好用。

為甚麼還沒買D3?
太貴了。否則我也想買D3+24mm PC 啊!
剛剛看了各位大大的發言,好像沒貼圖的沒發言權的樣子,那就獻醜了:

這是小弟拍自己的設計作品,拍的不好


林肯紀念堂(謝謝phototalk123大大指正)


黃石公園
New M + Summarit 35mm f/2.5 ASPH. 努力適應中!
大家的意見都很好。
但是小弟拿到 D300 不過 12 天...
當然原本技術也很菜,但是作品自己還滿意。

我的比較者只有和我自己,我沒有批評別人任何一張照片如何如何~~~
我只是說明我喜歡的風格。
我以為 ”真正的謙虛” 並不是 ”貶低自己的作品” ...
而是去欣賞別人作品的優點,並包容別人作品的缺點。

虛懷若谷,我是這麼認為的... 因此批評我的作品~ 我並不在意~
我想知道的 -- 是你有什麼作品可以這麼說別人?

任何人都無法打擊我對自己作品的信心,當我拍完決定留下它的那一刻起...
我就認定了它的美感~ 也包容了它的失誤~ 

===

技術這種東西是很難說的,因為它沒有一種特定的標準。

有人說就是一定要對到焦... 可偏偏世上就有種東西叫模糊的美感,電影運鏡上也常用。
清析? 可偏偏很多大師級的作品表現一點也不清析~ 但整體就是不錯~

這種藝術性的東西究竟有什麼 ”標準” 說真的我一點都不知道~~~
我也不相信會有什麼能稱為標準的,頂多只有想要拍出什麼作品~ 那麼你應該怎麼去拍~

因為世界上並沒有一張 ”完美的作品” ,你找不到,我也找不到。
只能努力去接近而已... 
yunganwang wrote:
任何人都無法打擊我對自己作品的信心,當我拍完決定留下它的那一刻起...
我就認定了它的美感~ 也包容了它的失誤~ 

對於您的自信心
小弟給您鼓勵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對於任何事都一樣
有助於您的進步

在檢視自己作品時
也別太包容
那只是一種「溺愛」
不然
您會看不清問題的主因

yunganwang wrote:
技術這種東西是很難說的,因為它沒有一種特定的標準。

有人說就是一定要對到焦... 可偏偏世上就有種東西叫模糊的美感,電影運鏡上也常用。
清析? 可偏偏很多大師級的作品表現一點也不清析~ 但整體就是不錯~
這種藝術性的東西究竟有什麼 ”標準” 說真的我一點都不知道~~~

我也不相信會有什麼能稱為標準的,頂多只有想要拍出什麼作品~ 
那麼你應該怎麼去拍~因為世界上並沒有一張 ”完美的作品” ,你找不到,我也找不到。

只能努力去接近而已... 


首先您說的技術面
這個說法不正確
(對不起,小弟比較直)
技術面是有一定的標準
因為技術是決定作品的呈現
所以
一定要了解什麼樣子的技術
會呈現什麼樣子的畫面
才可以達到
您想要的東西

創作面
您說的沒有錯
「ART」是沒有標準
但「ART」是需要建立在「技術」上
如您的照片是否有「合焦」成功
這不需要討論
需要討論的是
原本這張照片,在您腦子裡應該是要怎麼呈現的呢?」
「是否有依您所『期待』的樣子呈現呢?」
這樣子才是應該要去討論的地方

確實
好的照片
不一定要對到焦
但是
大師們的失焦
都是在他們的「計算當中」
因為「合焦」和「失焦」二者所呈現的「敘述」是不一樣的

如果您的失焦
並非在「您的設計下所發生」
那麼...........
您的作品並不能和那些大師們相題並論

完美
只是一種說法
應該說
好的作品是「恰如其分」
這和運氣、技術、時間點有關
Take each man's censure , but reserve the judgement 接受別人的批評,保留自己的判斷
chungcho 大大

您的第二張照片是
林肯紀念堂

傑佛森的是圓頂的喔
在河岸的另一頭


追逐葉子的風 wrote:
對於您的自信心小弟給...(恕刪)


回的真好...看了另人心曠神怡~~~不過拍照人人會.....拍的好不好是一回事...總之看自己的心態才是最重要..

yunganwang wrote:
大家的意見都很好。
...(恕刪)


以下圖為例:

上圖是使用f1.4的光圈
主題清晰
但因為花由側面拍攝
而f1.4光圈太大
受限於景深原則
花的清晰只限於花的中心處
背景糢糊處理
但卻沒有層次感



上圖是將光圈縮至f2.0
可以看得出來
主題花比f1.4時更清晰
而且整個花都在合焦範圍下
因此主題比f1.4時更明確

背景因縮光圈的關系
色彩鮮明
而且層次感較好
可以讓人一眼就看得出來
鮮明的背景
襯托主題花的純潔

以上二張照片
如果再給小弟拍一次
我會再試試f4及f8的光圈
看看效果如何
上面二圖可惜的地方是

相片上方雜亂............失敗



上圖的失焦照
是模仿mobile 01「某位不知名」大大的頭像
其目的是要看看f1.4的光圈
夜間光點散景的效果
而且
個人覺得
比合焦照更能讓觀賞者有
「華燈初上」的感覺
但這張可惜的地方是
右方白色的車燈和黃色的路燈混在一起
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因此
我強調
藝術創作是取決於「技術面」
技術是有一定的標準
就看您是怎麼去操作
========================================

唉~~偏離主題了
不過......D3沒有內閃.......
我希望能有「全幅」的進階機(要有內閃喔!)
我才會考慮、考慮
D50慢慢使用中.......................
Take each man's censure , but reserve the judgement 接受別人的批評,保留自己的判斷
追逐葉子的風 wrote:
以下圖為例:上圖是使...(恕刪)


我想我應該是被 A100 的特性導致拍攝的習慣...
會不由自主的使用很大的光圈 (以保住安全快門和畫質為優先)
因為 A100 用了有半年以上,因此換了 D300 二週這種習慣還沒改掉。
(因為 SONY 的鏡頭都貴得嚇人...)

而 D300 使用後就漸漸發現光圈的領域變得很開闊...
因此也慢慢學習層次的鋪設感。
再來 A100 的防手震造成我的依賴感,因此機身LCD上清析的,放大後則發現略有手震的情形。

一台好的機身真的對新手的學習上很重要。
1.光圈不能放開,層次感的學習就受到限制。
2.機身防手震的功能原先是種美意,但新手會學不好按快門的”節奏”,一換到別家機身每按必震。
我還是蠻慶幸換了 D300 ,可以學習的東西變得很多。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