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Nikon Z9,說的就是信心,別跟我說這是無反所以泥坑又走錯路了!

irontheone wrote:
唉,跟你討論就如雞同(恕刪)


主觀是不是10fps是不是比可以30fps快?
別說不出道理時就用主觀來包裝,好不好

另外你一句主觀,其實就否定你自己所有說過的話了,因為一切都是你的主觀,你認為好的地方都只是主觀,只對你一個有用,對別人沒半點意義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elfwong wrote:
"如果『人不是主觀』...(恕刪)


小弟斗膽回覆一下吧

在歷史的脈絡裡
在現代主義之前(大約1960年代之前),人類文明對於知識的觀點是追求客觀。絕對的客觀。但在現代主義之後,從後現代、解構...,在社會科學的領域裡,很大的範圍已經不認為現代主義或是現代性架構下的客觀是客觀了,客觀的背後受到主觀意識型態的影響。所以探討的議題,不在是客觀的事實,而是產生知識背後的意識。

所以,我會說你們兩位根本對話不起來,因為基本的立足點是完全不同的。
科學的知識需要建立在許多假設之上,並排除假設以外的條件,並視之為例外;但在哲學的領域裡,既然有例外,就不會是理論的原型...
兩位都對,但限於自己的討論領域之內而已。對於另外一方而言,都是錯的。
建議不用再爭這個議題了。
為了避免失焦,這議題就不再回覆了。

--------------------------------------------------
小弟從FE用到F3,因為全幅數位nikon 發展的慢,所以一直沒進入nikon的數位slr/mlc的系統裡,除了需求轉接canon 5系列外,其他就都是在小眾的系統了。另外一個希望能持續下去的,就是pentax了,可惜前景不明。nikon一定要加油阿!
orioccidental wrote:
小弟斗膽回覆一下吧在(恕刪)


謝謝詳文回覆並解說。。

所以我上面有說『需要有共同知識基礎』,也附例文科和理科的分野。。。
而大大的回覆更清楚的指出分別在那裡(我本想講是『社會科學』的說法,又怕挑起更多事端。)。。

所以我也請求e大不要再在這議題上糾纏了,不過我還是聽聽學習學習他的技朮知識的。。

至於那些插科打諢的小丑們,我已經全部禁止他們回覆這個主題了。
orioccidental wrote:
小弟斗膽回覆一下吧在(恕刪)


假設D810的ISO表現比Z7好
-------------------------------------
即使縮圖後Z6的表現也比Z7好,我前文也提及過,縮圖不是萬能
不過不知上面提問的swkit能不能看到了



我認為樓主沒有科學精神不是有問題的事
但一再重申自己沒有科學精神實在讓人看不過去

『需要有共同知識基礎』沒有錯
但這是要建立在常理上的
當你已經不合理,卻還要求別人站在你不合理的基礎上去思考,那是怎麼個思考法?
jenhoxen

[不合理]是一個自謙之詞,表示論述植基在大量實踐的經驗上,不跟你們講學術,如同李小龍電影裡常見的台詞:[我沒讀過書...]潛台詞是[我這麼沒學問都知道,xxx是不對的,或應該ooo][真心不騙]

2021-11-01 19:45
T之歌 wrote:
假設D810的ISO(恕刪)


請問,你如何認為我不合『常理』?

我是說高像素在縮邊長至低像素時,高感差距並沒有那么大——有人就捉著這點不放,硬是把D810套上現代低像素相機來比較?
你的理解是這樣嗎?

然而,我已多次提及是現代高像素對舊有低像素的對比,容或我有語焉不詳之處,但如果整個討論串看下來,你有真心理解嗎?
至於『強迫別人接受』是不是有什么誤會啊?
分別也就是大家都想嘗試說服大家而已。。

至於e大跟我的爭論,正如上面大大所說的,只不過是工科和文科的對立而已。。
如果每每在爭論之間上升到是『指責別人的毛病』,而不是嘗試了解別人的理據,那還有討論空間嗎?
攝影本身就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如果攝影每每都必須遵從科學對錯的二分法,那其實也不會有討論空間的。
irontheone
irontheone 樓主

哦,原來這叫做否定對方,我只是說『我能接受』(但不是所有人能接受),但沒有否定對方哦,你竟然能理解成這樣,連事主也不認為的事,你代他感受了。。

2021-11-01 20:13
T之歌

我換個說法吧,你沒否定對方,你只是只肯肯定自己,只肯定ISO不超過12800這個需求

2021-11-01 20:26
如果不是ISO25600以上的極端低光高ISO
縮圖後大小畫素的雜訊差距真的沒那麽大
(不是沒差,是沒差那麽大)


然後A7S3的表現和DXO的分數相符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T之歌

老實說,我也要改口就是,不止25600時其實由6400時已經看得出Z6還是比Z7更好,只是不明顯才用25600比較。A7S3可能是像素過低之過,都了Z6有足夠像素後,縮圖降噪貌似對高像素起的作用也不大

2021-11-01 20:08
T之歌

另外A7S3是不同品牌和不同的降噪技術,所以拿回SONY的比最好。(甚至它有沒有針對拍照做降噪優化也不得而知)

2021-11-01 20:09
T之歌 wrote:
假設D810的ISO(恕刪)


我知道你不是要回我,但我還是自我檢討先,畢竟還是回了這個議題。
一切都是為了「知識」。

我覺得,科學這件事,除了要有「科學精神」,還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這兩者同時擁有,在討論如您所貼的圖,才有辦法真的知道圖面產生的方法、原理、限制以及意義。這不是只是要有實事求是的精神而已。
有「科學精神」、沒「專業知識」,充其量像小弟一樣來打打嘴砲,背後支撐的,不過也就個人片面的理解。有「專業知識」沒「科學精神」,很有可能利用知識誤導大眾。...

老實說,不是那個領域,實在很難說的上多專業,整個論壇看了十幾年,我還是覺得 dissusionless大 夠專業。
若有冒犯,勿怪。
lml640707

推dissusionless大 夠專業+1

2021-11-01 19:54
T之歌

確實是科學精神專業知識兩者都不選擇的理由...

2021-11-01 20:24
lml640707 wrote:
如果不是ISO25600...(恕刪)


我其實有多次說過ISO12800是一道界線,也說過過了這條界線之後,高像素相機的表現就會直線下降。。
更加說了或是反問『有啥題材需要ISO12800才能完成?』。。。

其實,我真心的希望大家如果想參加討論,別抓住一言片語『錯誤』就無限發大,卻又不肯去仔細留意整個討論的細節。。
不過,也許我是枉費心機了,網絡生態就是這樣,不會去理會別人思想脈絡,只會抓別人小辮子。。
老實說,當樓主說出主觀
這個貼已經由可以技術討論變成只有立場可討論了
irontheone wrote:
更加說了或是反問『有啥題材需要ISO12800才能完成?』。。。


所以你需要的是Z50不是Z9
反問有啥題材需要Z9才能完成,Z50不能嗎?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