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想請問dx與fx的分別,謝謝

hugefishy wrote:
fx就是full fame..

英文好像該拼為"full frame"(全幅)而非"full fame"吧,有錯請指正。
為了誰 wrote:
dx鏡頭如果不適合用在ff機....就乾脆在鏡頭上改為x1.5吧....(恕刪)


你這樣說也不能說沒道理
可是會有一個問題
非dx鏡頭可以同時裝在fx及dx機身上
nikon這時就要頭痛他要怎麼標示了
如果再考慮到副廠鏡
也會發生奇怪的事
同一顆鏡頭for N/C/O/....
要標示成不同焦段
這下子會滿熱鬧的
DX機身使用FX鏡所取得拍攝畫面為APS-C感光元件成像範圍
所以需要把該鏡頭的焦段成1.5倍
但是如果您把FX機身接上DX鏡它所形成的成像依然會是APS-C而不是FF(全幅)所以會有成像圈形成
所以鏡頭上的標示焦段為用在FX機身(或傳統底片像機)上的實際焦段但用在DX機身上因為感光元件
尺寸較小所以需要乘上1.5的係數才會變成感光元件上所拍攝到的焦段
例如同樣的50mm鏡頭在FX機身上拍的焦段就是50mm但用在DX機身上的畫面卻等同75mm鏡頭
拍到的畫面
在CANON的DX鏡頭(EF-S鏡)無法接到FX機身(只能接EF鏡無法接EF-S鏡)上的但FX鏡(EF鏡)卻是
可以接在DX機身(可使用EF鏡跟EF-S鏡)上
因為FX所形成的成像範圍大於DX的感光元件所需 所以DX機身所擷取到的成像範圍會變成使用鏡頭
焦段換算1.5倍後的等效焦距(FX→50mm=50mm DX→50mm X 1.5 =75mm)

※如果有錯 煩請大大指正
hugefishy wrote:
想再問一下如果dx這一系列的鏡頭裝在fx機上是會有成像圈
那它們有什麼優點? 與其他鏡頭的分別是什麼? 有勞各位 =]...(恕刪)


DX鏡頭的優點就是製造成本較低
因為它只需要考慮到中心成像
不用顧及邊緣成像

鏡片設計的關西
所有的鏡頭一定是,中心成潒品質較佳,邊緣成潒較差
因此製作DX鏡頭可以降低成本
且如果要維持相同的成像品質(從中心到邊緣)
進光亮的考量,FX的鏡頭口徑又要比DX大才行
口徑越大,成像品質越差
須用到非球面鏡來修正
成本又更高

反正....

DX鏡的優點就是成本低啦

------------------------------------------------------------------
至於焦段,不論是DX或是FX
標多少就是多少

不論是DX鏡或是FX鏡
只要接在APS機身上
就要成上1.5倍or 1.6倍的原因是
畫面的邊緣被裁切掉了
所以等效出來
等於是放大了1.5倍

我舉各最簡單的例子
假設你去照一隻鳥的照片
然後自行用photoshop
把整張圖都裁掉
只留下一個小眼睛
那你是不是會覺得這顆鏡頭怎麼這麼神奇
放大了快100倍
其實那是假的啦~~~你感覺放大,其實是因為畫面被裁切掉的原因

常在版上看到有人說DX的優勢就是望遠端較遠
挖勒!!!!
那你自己回家用小畫家裁掉就好啦!!

---------------------------------------------------------------------------

還有

不論是DX鏡或是FX鏡
接到DX機上就是要乘上1.5倍 (原因就是上面講的,畫面裁切的因素)
沒有說DX鏡接DX機就不用乘
FX鏡接DX機就要乘

同理
不論是DX鏡或是FX鏡
只要接在FX機身上,都不用乘1.5倍

這樣說有明瞭嗎.





為了誰 wrote:
dx鏡頭如果不適合用在ff機....就乾脆在鏡頭上改為x1.5吧....(恕刪)

個人是覺得目前這種標示"真實焦距"的方式其實很好,看習慣後反而不易被搞混

如果標式的改成等效焦距反而很麻煩....

因為DX鏡一樣能在FF機上用(只是部分焦段有成像圈),而且目前NIKON全福DSLR都有DX裁切模式(等效又要X1.5)

那不是一團亂嗎?? 不然就是在鏡頭上要標一大堆"等效焦距"跟"適用狀況",那麼多字是要幫鏡頭紋身嗎....


不過若是在入門的KIT鏡上多標示一行小字(X1.5後的"等效焦距"),這倒是一個減少入門者疑惑的方式...
(入門DSLR完全DC化........)

但進階的鏡頭就不用了......


dc5325 wrote:
同理
不論是DX鏡或是FX鏡
只要接在FX機身上,都不用乘1.5倍...(恕刪)

有個特例.... dc5325兄忽略了....

在FX機上使用DX裁切模式時,拍出來的相片的等效焦距一樣要X1.5...
mravip wrote:
有個特例.... ...(恕刪)


恩恩~~沒錯!

不過通常人都會選擇保留成像圈
不做切換的動作

為了誰 wrote:
dx鏡頭在aps機不是應該就照著鏡頭的焦距了嗎...... 難道18-200的18不是真正的18??
不然的話.... dx鏡頭如果不適合用在ff機....就乾脆在鏡頭上改為x1.5吧.... ...(恕刪)

不必啊, 18-200是鏡頭實際的焦長, 跟FF或APS一點關係都沒有, 為什麼要改呢?
只是現在你剛好習慣以FF的視角來當作標準, 所以才會有x1.5的問題

為了誰 wrote:
dx鏡頭在aps機不是應該就照著鏡頭的焦距了嗎...... 難道18-200的18不是真正的18??

不然的話.... dx鏡頭如果不適合用在ff機....就乾脆在鏡頭上改為x1.5吧....


鏡頭標示的焦距是真實焦距是不會變的
之所以在那邊等效來等效去是因為感光元件並非24x36mm
18-200mm的18mm確實就是18mm
只是如果拿這支鏡頭18mm在24x36mm的感光元件上面會看到的就有成像圈
因為它是DX鏡,成像大小只要能夠涵蓋APS的感光元件即可

那如果拿此鏡頭在DX機身上面看到的視野會發現和一顆27mm裝在FX機身上看到的視野相同(18x1.5=27)
所以說裝在DX機身上會有"等效"焦距的問題
原因樓上的大大已經有詳述了..

所以選入哪家也是要注意
N家的DX機會x1.5
C家要x1.6 (裝APS-H的不是)
O家要x2
中片福的數位機背乘的就變成零點幾了

其實小DC也都有,如果您仔細看看很多小DC規格也都會標示"35mm等效焦距"以及"實體焦距"
folding@home 簽名檔, 請多指教 http://folding.extremeoverclocking.com/sigs/sigimage.php
dc5325 wrote:
DX鏡頭的優點就是製...(恕刪)


關鍵是,在NIKON上 FF跟DX 主流機種的像素是一樣

從電子學上,片幅較小,相對密度反而比較容易提升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