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請問各位大大登山健行帶的單眼&鏡頭


turbofans wrote:
有意想升級成D300或D700
沒必要升級D300或D700

我覺得重點在腳架...不過您又參加別人的團, 這點難.

D80+T124放在槍型包掛在胸前, 多放一個中長焦Macro定焦鏡在後背包吧.....
如果是跟團爬山,而且又是你第一次爬山,那我很誠心的建議您,裝備盡量精簡!
原因何在呢?
因為如果你是第一次爬山,而且是跟團,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要跟緊路,除非是嚮導停下來休息,要不然很難有時間上腳架,至於鏡頭問題,由於台灣地區山形較為峻峭,因此全程使用廣角變焦鏡較為適合,當然除非您有其他生態攝影需求需要使用微距攝影,至於相機問題,我看過許多愛山人士都使用一般消費型DC也是用得很高興,也不見上山無法運作情況之發生,依您目前使用相機已非常足夠了,實不須更換相機,倒是建議您使用槍型背袋(一機一鏡)來保護您的相機即可。

我自己爬百岳都只帶一機一鏡出門(S5 + sigma 17-35),腳架大部分都不帶(真的要帶,就帶1支250元的伸縮小腳架),電池二顆,放置於Lowepro Cirrus TLZ 25槍型背袋當中,我還會再另外準備一個塑膠袋包著,萬一下雨的話還可以包起來(不要買外加防雨袋的,因為根本沒有用,下大雨依然進水),我會將此相機袋直接掛在登山包側邊,這樣我就可以不用一直掛在脖子上,發現我要的景也方便取出,照完後也可迅速收好。一般3天2夜行程,背包大約都在17公斤上下(還不包含公用物品),為了減輕重量我都盡量不帶不需用到的東西,而腳架又大又重,就算是最輕的碳纖腳架加雲台也會超過1公斤,或許這一公斤不算甚麼,但當全部揹起來時,相信你一定會還嫌太重,所以我一定得要帶腳架時,就使用最便宜的小腳架,不要伸太高,在天剛亮時也都足夠使用,有些人建議使用單腳架,還可以省下登山杖的錢,我看同行山友有使用,他很後悔因為照相時不穩定,當登山杖又難握又重(圓圓又粗一根,500多公克),結果沒有一樣好,他下山後馬上出售,像我一樣買一個小腳架。

我的習慣都是邊走邊看,隨時留意周邊景色的變化,特別注意光線、雲朵、山形、線條的變化,當發現一個好的組合時,就先用手做一個框框比比看,如果對了就趕緊停下來拍幾張,如此下來不僅可以訓練自己的"攝影眼",更可以發現到所謂"決定性的瞬間"。

提出自己的經驗共勉之,希望對你有幫助!
courtis wrote:
如果是跟團爬山,而且...(恕刪)

說的好...真的是很實在的經驗法則文...
我好奇的是=> 你登百岳帶這樣的裝備 "D80+T124+SB800+Slik Sprint 3-way tripod" 爬過那幾座山?

在山岳風景攝影方面
我想傳統機械機身與底片(正片)還是略勝數位喔! 雖然掃描後會有點失真...




如你以數位為主 那還是拍全片幅吧!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獨特的'攝影眼'喔! 才能與眾不同
另外 角架一定要有吧.. 不然如何展現山岳之美呢

有興趣的話 參考看看
http://www.pbase.com/prolineyen/moutains
感謝前面幾位大大的實際經驗&建議. 小弟10年前愛上爬山, 一路下來百岳爬了幾十座了, 帶上山的相機從 Canon S30-> Canon G3-> Nikon D70 到現在用的 Nikon D80. 回頭看看以前在山上S30, G3拍的相片, 仍有些驚艷之作, 只是小DC光學品質稍遜, 光斑, 雜訊, 紫邊, 變形,...照片格放到8x10吋粒子也相當粗, 就當作是特色吧.....雖是小DC, 但也幫我忠實紀錄當時光影的瞬間, 也捕捉到大夥在山上歡樂的時光.

目前手上的D80也算稱職, 加上T124(遮光罩反裝)放進Tamrac 5315槍型袋剛剛好, 我把槍型袋用大D型環固定在大背包肩帶的扣環上, 放在胸前重量也可接受, 行進間相機隨時出鞘捕捉瞬間. 遇到下雨就整個拆下放進大背包, 到目前都沒發生過問題. 想到如果升級D300/D700, 不但重量增加, 槍型袋也要換更大的, 一大包掛在胸前, 可能也會擋到前腳步視線, 寫到這好像告訴自己沒有升級的必要了....哇咧怎麼會這樣!

再者, 不知各位大大在山上用到大光圈+高ISO的機會多嗎? 我只有在山屋或數林內才拉ISO, 大光圈則是特寫花草或被冰封的植物..., 但T124的景深還不夠淺....

turbofans wrote:
感謝前面幾位大大的實...(恕刪)


既然有經驗,就自己組隊去拍阿, 走到哪拍到哪.

跟團都是趕趕趕, 走馬看花.

一般時候T124拍沒問題, 但是多放一支中望遠的備用吧,

不然哪天遇到喜普鞋蘭 或是遠方有水鹿山羊.......
prolineyenli wrote:
在山岳風景攝影方面我...(恕刪)


感謝大大分享 blog 山岳照片, 那光影捕捉的真好! 看了您帶上山的裝備, 大大應該是健腳一枚哩!

小弟拿數位機應該培養拿底片機的思維, 按快門前三思, 才能練就一雙攝影眼....
要研究路線
如果坡度不陡,水源充沛的話
是可以多帶裝備
從行程地圖上是可以看得出來坡度
緩坡的行走是很輕鬆的...
至於水源,要開行前會議時問問,因為嚮導都會在不久前探勘
其實高山上的山澗都很乾淨的....也很甘甜
非常建議隨路取水飲用
醬不必背太多飲用水,重量差很多

另外一點就是背帶背負系統的好壞,還有背包配重的調整
這兩項也是很重要的
重的東西全部配在上肩部....至少要在腰部以上
拍照要迅速俐落,相機裝備要很快速可以拿取,帶腳架什麼的也不是問題

我之前走八通關
就用S5 Pro + 24-70N 2.8 + 55-200 VR + FEISOL 3441 走完全程
相機袋用 Photo Runner "背"在懷裡,有點像傘兵的腹傘,重點是要用腰帶綁住身體,有腰帶差很多...
每張照片取景到按下快門不到10秒,落後就加緊腳步,少休息
前面大大的塑膠袋防雨強烈建議使用
不光是下雨,就算沒雨,在相機袋與身體接觸的那層防水布都會吸滿汗水
閃燈用內閃將就吧

我的八通關行
八通關Day 1
八通關Day 2
八通關Day 3

審馬陣草原
爬百岳...D80+T124+小腳架絕對夠用了,不論帶哪種數位單眼,別忘了防潮除霧都是被必需注要的事項,一定要再多帶兩個塑膠袋及乾燥劑還有暖暖包,重量很輕但一定會用的到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