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以下大光圈DX鏡頭
12-24mm f/4 G 2003 Release
17-55mm f/2.8G 2004 Release
10.5mm f/2.8G 2003 Release
皆為2003和2004年
比對機身2002到2006間發表
D100 D2H D2X D70 D2Hs D200 D70s D50 D2Xs
中間
2006 2/1
Nikon 的高階主管 Makoto Kimura 表示:「35mm 是銀鹽時代的產物,我們並不認為在數位時代是必須的。當然,我們已經研究過將 35mm 全片幅影像感測器搭載 DSLR 商業化的可能性,但這個時點,趨勢的發展仍然未足以清楚地是否該邁向全片幅。我們覺得 'DX' 格式或是 APS-C size 的感測仍是 DSLR 的最佳方案,同時,Nikon 已經推出相當多的 DX 鏡頭,片幅的改變將會造成用戶的困惑。」
Makoto Kimura 再次重覆指出:「Nikon 認為 DX 格式是 DSLR 的最佳解,此外,新的 "LBCAST" 型態的 CMOS 感測器亦已在準備中。」
接者
2007到2008
D40/D40X D3 D300 D60 D700 D90 D3X
個人猜測大概是在2004年奧運後,NIKON就已經有心理準備,在APSC感光器成本不斷下降而高畫素上升限制下,全幅機是必然方向,DX在輕便上優勢是全幅無法做到,但大光圈DX鏡失去體積輕便性,價格也沒有便宜多少。
因此,在後續應該再也看不到大光圈DX鏡頭!
小三元製作應該比大三元好作多,應該會先把其它較重要鏡頭更新後再推出吧!
mravip wrote:
為何DX鏡沒有專用望遠變焦呢?
DX鏡不是生產成本較低嗎??
因為望遠端做DX並不會比較省.
SLR系統上廣角鏡無法使用正常的對稱設計而得使用複雜的逆望遠設計導致體積肥大.
因為廣角端焦長很短,開孔孔徑要輕易的滿足光圈值並不難.
此時鏡片的大小主要被視角左右著,DX用的16mm只要做到跟FX用的24mm一樣大片就好,所以輕小省錢.
(省錢是相較於FX用的16mm而言喔,照理說會比FX用的24mm要貴,因為要加上解決16mm短焦在SLR上的設計矛盾問題).
而在望遠端因為此時視角很窄,鏡片在滿足DX視角之餘要連帶輕易的滿足FX視角並不難.
此時鏡片大小(開孔孔徑)主要被光圈值這因素左右,大光圈就是貴,小光圈就是便宜.
既然做DX與FX成本差距可說微乎其微,那乾脆就出FX頭就好了,省得重複開發.
超過70mm後很少見到APS專用鏡的道理在此.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