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TTL閃燈的實驗

要注意一下,相机点测光方式下,BL无效
小弟有個關於FV鎖的問題想說也在這邊提出
希望有高手可以幫忙解答

在一般拍攝人物時
因為有時懶的再按一次FV
所以會把對焦點移到人物身上直接拍攝
這時閃燈補光一切都很正常

不過有時在用FV時
對焦點在中央對準人物>按FV閃燈閃一下>半按對焦>移開重新構圖拍攝
這時很多的狀況下閃燈都會過度出力
造成人物嚴重過曝
不知道是不是我使用操作上有什麼問題呢?
我的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hsu4886/al
hsu4886 wrote:
小弟有個關於FV鎖的...(恕刪)


會不會是閃燈出力鎖了, 但AE沒鎖, 中央對焦移開另構圖時其實相機的快門和光圈已變掉了, 因為你的對焦點還是中間那點, 但人已移開, 明亮度就不同了.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補充幾個自己的經驗,給各位叁考!
可以自行測試看看!

1.如果是使用跳燈(不管幾度)有拉白色反光片時,不妨可以試著控制拉出的白色反光片的面積,
拉出的擴散板的面積也會影響被攝物補光的狀況...

2.TTL+BL只適用在矩陣測光...
忘了說明了, 我上面那些實驗照都是矩陣測光的.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搭個順風車請教一下各位大大..
請問 在A或M模式之下,如何知道閃燈出力是否足夠呢?(或過度)
因為在室內拍照時測光表顯示曝光值一直都是負的.....
雖然設iso 400 + sb600 跳燈,但是有時拍出來會太暗!
所以想請教一下這要從哪邊知道閃燈出力是否足夠......
還是要拍了才知道??

D40X + SB600 ... 中央重點測光或矩陣測光
每次只要聽閃燈全出力後的回電聲才會知道這張相片八成會太暗....
相機比我兇...
CSDCSD wrote:
搭個順風車請教一下各...(恕刪)



要跳燈最好先在現場測量過。
幫朋友拍喜宴場合一律用跳燈,用M模式,先測一次現場亮度,然後固定光圈與快門,
閃燈也是M模式,看天花板高度,先跳燈一次,看看跟現場光線有沒有融合?
有些餐廳的天花板高低起伏,走到高的地方就立即改變閃燈的出力增加曝光。

老實說,閃燈最重要的資訊是距離﹝NIKON所謂的D資訊﹞,
但是跳燈時D資訊完全沒有用,但是單靠閃燈TTL就會像相機測光一樣會失誤,
所以為了能夠完全掌控,跳燈時我一律用全手動控制。
如果遇到無法預先測試的場合,我大多會改用直打+柔光罩+夜景模式+閃燈補償值
讓背景與拍攝主體亮度一致,雖然沒有跳燈好看,但是成功率100%,
重要場合先求成功率高,再求光影好看。

CSDCSD wrote:
搭個順風車請教一下各...(恕刪)


請善用機身的測光表

閃燈出力不足, 在測光表會反映出來
xos84292 wrote:
請善用機身的測光表閃...(恕刪)


願聞其詳
閃燈的EV和機身的EV不是分開的嗎 @@

另外有前輩提到先記住會場天花板高度
但是被攝者的距離會隨時更動
同時只要改變構圖方式,反射的距離角度也會完全不同

TTL遇到跳燈真的就完全無用武之地嗎???? <-我覺得這種說法還蠻怪的 @@
CSDCSD wrote:
因為在室內拍照時測光表顯示曝光值一直都是負的.

使用閃燈時這個訊息是機身測光表在告知"現在的光圈快門組合會導致背景曝光不足"
CSDCSD wrote:
請問 在A或M模式之下,如何知道閃燈出力是否足夠呢?(或過度)

數位機時代-->先試拍一張就知道.
說明書上教的標準做法是無法預測結果的底片機用的-->閃燈轉到A模式,用TEST鈕擊發一次,看閃燈是否有出力不足的訊息產生.

Shiejr wrote:
閃燈的EV和機身的EV不是分開的嗎

我記得Nikon設計上預設是連動的.
Shiejr wrote:
TTL遇到跳燈真的就完全無用武之地嗎?

只是說比直打時不準(因為變數增加了),在出力足夠的前提下基本上還是可以信任的.
大多狀況都是出在閃燈已經全出力還是不夠的場合.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