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Nikon Z6III終於發表了,可看成是錄影專業機(6K60P長時間不過熱)。

gamli wrote:
partially stacked cmos
只在CMOS上面和下面的區塊塞入stacked 線路, 每想到還可以這樣的方式設計CMOS...也算是節省成本
這樣的CMOS設計就看之後的測試報告, 真的有意思

https://www.theverge.com/2024/6/17/24178637/nikons-new-2500-z6-iii-has-the-worlds-first-partially-stacked-cmos-sensor

This is the first camera ever to employ this technology. Instead of the circuit parts and pixel area both stretching the full corner-to-corner dimensions of the image sensor and sitting on top of each other, as in the more expensive Nikon Z9 or Nikon Z8, or not being stacked at all, as in the previous Nikon Z6 II, the Z6 III’s circuit parts are stacked as bars on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pixel area.

But it also means that the Z6 III is not as speedy as the more premium Z8 or Z9 with their fully stacked sensors. In simple terms, partially stacking the sensor allows Nikon to keep this camera’s price below that of the Z8 and Z9 while also improving its performance over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謝謝補充資訊,以下是我直接剪貼到google的翻譯。

這是第一台採用此技術的相機。電路部件和像素區域不是像更昂貴的尼康 Z9 或尼康 Z8 那樣,拉伸圖像傳感器的整個角到角尺寸並相互疊置,或者根本不堆疊,如與之前的尼康Z6 II一樣,Z6 III的電路部件在像素區域的頂部和底部堆疊成條形。

但這也意味著 Z6 III 的速度不如更高階的 Z8 或 Z9(配備全堆疊感測器)。簡單來說,部分堆疊感測器使尼康能夠將這款相機的價格保持在低於 Z8 和 Z9 的水平,同時也比上一代產品提高了性能。
EPICVIS

一般正規堆疊至少面積就是兩倍,就算邏輯端那片比較便宜,成本就是高。目前看來光電二極體那邊沒有堆疊,我相信對散熱是有幫助的,而到底是把ADC放外面,還是有其他特殊平行化處理就要看後續介紹報導

2024-06-17 23:22
gamli

這樣的設計到底能呈現多少的優點及幫助,只能等後續的測試

2024-06-18 8:10
hcpine76 wrote:
畫面一開始是9,然後...(恕刪)

真的是滿滿的期待
hyl1234

日本開價折合9萬台幣。國祥是吃素的嗎?[XD]

2024-06-18 7:30
hcpine76
hcpine76 樓主

肯定不是XD

2024-06-18 7:37
EPICVIS wrote:
一般正規堆疊至少面積就是兩倍,就算邏輯端那片比較便宜,成本就是高。目前看來光電二極體那邊沒有堆疊,我相信對散熱是有幫助的,而到底是把ADC放外面,還是有其他特殊平行化處理就要看後續介紹報導
若對散熱有幫助,在沒有8K需求前提下,以錄影而言就可以取代Z8。


以上影片中的截取,堆疊是在角落。
EPICVIS

有個美國住德州YTer在白天室外34度用6K60P RAW錄影,中途開始有高溫警示但錄影沒有停,一直撐到53分鐘才真的過熱停止錄影。

2024-06-18 10:15
hcpine76
hcpine76 樓主

如此的表現,以我的經驗比Z8還優。

2024-06-19 7:27
Anthony慈 wrote:
真的是滿滿的期待
影片的3:01,不半按快門對焦情形。
hcpine76 wrote:
除了錄影,EVF是另一個Z6III強調的重點,以影片中的呈現來看,似乎無延遲,真的非常期待。


延遲不及Z8/Z9, 畢竟畫素提高所以有得有失, 也已經是市面上所有非雙流機種最好的延遲了.

這次對上Z8/Z9來說, Z6 III 以下犯上的是
EVF
-10EV 對焦, Z8 Z9因為具備高畫素所以物理上有先天劣勢
Focus VR
Pre-release C60 Full size (不過因為是24MP, 所以也沒大19MP多少)
Nikon Imaging Cloud/ picture control

售價上美金2499, 日幣43萬5600日圓, RMB18999, 台幣就看國祥了
Zf美金1999, 國祥訂價66880, 換算下來Z6 III 應該要落在85000上下.
天空一片雲

不用擔心,相信幾個月後Z8/Z9韌體又會大更新了

2024-06-18 15:26
看來要高畫素的~還是得等等Z7III 了!!
有點可惜~本來想說Z6iii 會提升到3300 左右~就要對不起小朋友了
lml640707

這是堆疊式感光原件的問題,A1拍靜態照也是輸A7R3,架構產生的熱噪註定了這件事

2024-06-19 16:26
多多魔

Z63 发表就是要向R6II 与 Sony 示威! Z73 也可能会延续45 像素,然后Z8II 就 应该顺理成章是60+以上像素的机种。那么就不会尴尬了。

2024-06-22 12:16
hcpine76 wrote:
若對散熱有幫助,在沒...(恕刪)

請教H大,依您使用經驗,Z8/Z9的觀景器有哪方面不足嗎?[亮度高]在實際使用中究竟代表什麼意義--可以顯現更亮區域的細節、還是更暗時可看到細節?不然EVF亮度不是剛好夠用、舒適就好嗎→太亮是不是有損視力,做到4000會不會太過頭(只是為了"世界最.."而做)
MUS wrote:
延遲不及Z8/Z9, 畢竟畫素提高所以有得有失, 也已經是市面上所有非雙流機種最好的延遲了.

這次對上Z8/Z9來說, Z6 III 以下犯上的是
EVF
-10EV 對焦, Z8 Z9因為具備高畫素所以物理上有先天劣勢
Focus VR
Pre-release C60 Full size (不過因為是24MP, 所以也沒大19MP多少)
Nikon Imaging Cloud/ picture control

售價上美金2499, 日幣43萬5600日圓, RMB18999, 台幣就看國祥了
Zf美金1999, 國祥訂價66880, 換算下來Z6 III 應該要落在85000上下.
若散熱情形比Z8優,我個人認為是值這個價格。

以特別宣傳的6K60P,對極大多數尚沒有8K需求者而言,會是個賣點。
jenhoxen wrote:
請教H大,依您使用經驗,Z8/Z9的觀景器有哪方面不足嗎?[亮度高]在實際使用中究竟代表什麼意義--可以顯現更亮區域的細節、還是更暗時可看到細節?不然EVF亮度不是剛好夠用、舒適就好嗎→太亮是不是有損視力,做到4000會不會太過頭(只是為了"世界最.."而做)
對一般使用者而言,目前EVF的亮度是足夠的。

Z6III是特別宣傳其發色及更豐富的色彩調整。


相信能讓使用者能自訂比以前更豐富的調控檔,這些細節在拍照時的修正可能就需要較亮的EVF來查看。

因此影片特別以背景強光的明暗強烈對比拍人像來說明。


我的人像拍攝是較一般,目前Z9/Z8的EVF亮度對我是夠用的。拍鳥都是用M檔,亮度不足,我會一直調整快門速度下降到看清楚為止,或暫時轉換2.3X的錄影模式查看。
多多魔

这个改良的EVF 也可能证明了Z6III sensor 有更佳的宽容度。 不然,EVF 看到的,与拍出来的不一样就搞笑了。。。

2024-06-22 12:19
多多魔

至于那个Rich portrait tone 是否特别针对白种人肤质而出现呢? 因我个人保守想法是亚洲人的皮肤,只要一过多饱和,习惯粉嫩肌肤的我们,也许会不习惯这发色。。。

2024-06-22 12:24
hcpine76 wrote:
我的人像拍攝是較一般,目前Z9/Z8的EVF亮度對我是夠用的。拍鳥都是用M檔,亮度不足,我會一直調整快門速度下降到看清楚為止,或暫時轉換2.3X的錄影模式查看。


極端亮度到需要3000-4000nits的環境相對很少, 但夠亮的EVF會讓用戶比較有足夠的調整空間

EVF的亮度高主要是可以應對在面對強光下的雙眼對比, 兩眼亮度不會差距過大
因為EVF只能有一隻眼睛看, 所以許多人會把空下來的眼睛用來掃不在EVF內的物體, 例如鳥飛行過快跑出畫面的時候, 另一眼可以大概看到方向再移動相機追. 對於單眼看+另一眼閉的人就沒差

Z8 Z9跟Z6III比是在畫素亮度不足, 但延遲這點仍然是勝出的
flody

人眼中也有類似光圈的東西就是。。。

2024-06-19 10:14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