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選擇困難症發作 nikon24-120 f4s VS tamron35-150 f2-2.8

35-150工作使用不錯
但超過半天就可能手受傷了

完全不考慮購買
謝謝樓上各位大神的解惑~

小弟是從單反轉無反的,對於用慣大三元鏡的我,的確有大光圈及畫質的迷思(當然不比定焦),所以我目前揪結的點在於:
1 、24-120輕便好帶,但F4的散景可能不如預期。
2、35-150其實就是「重」一個缺點,對我而言。
我有用24-70E鏡轉接ZFC使用的經驗(對,我二台都買了),鏡頭機身的配重在拍攝上的體驗真的不太好,所以一直遲遲無法下決定,目前拍攝的題材人物風景的佔比大約6:4,所以會傾向35-150多一點點,以上。
1先買,若過段時間感覺實在不足,再考慮購買2,期間也有可能變心去收其他定焦,這...沒很難吧?反正器材都在都有得買,但你首先要摒除的觀念是"一次解決什麼都要",誰都知道只要實際就沒這等好事,沒有100%完美的決策,只能接受折衷後的優先需求,但卻常常訂下高過合理的要求,作繭自縛,形成自我"選擇困難症"之根源;

器材選擇太少就罵,選擇很多就煩,如此哪來豁達的好心情?不如早下決心先搞清楚,依自身條件與經驗,按部就班,急也沒用,步步熟悉,這樣你缺什麼要什麼自會有清晰的概念;
amadis6498 wrote:
謝謝樓上各位大神的解...(恕刪)

你的單眼是用哪台?
如果是Canon系轉S系統35-150這樣接,會覺得握感跟重心只有慘不忍睹而已
建議可以租看看,我個人至今還是覺得24-70/2.8是一機一鏡無敵的黃金組合
Zf沒有握把,我自己試是鏡頭800g以內還OK若一公斤以上沒握把就真的有差。或許另外買握把會好些,但我也不太確定就是。
我也是單反升級ZF的,有配ZF+24-120 F/4
這是我最少帶出門的鏡頭
平常出門帶定焦為主,主要是 Z 40mm F/2, 泥坑 45mm F/2.8P, 福倫達 Nokton 75mm F/1.5
500克以內,體積不大的鏡頭配ZF 比例很好,拍照時右手無名指和尾指不累

24-120 F/4 雖然重量「只有」630克,但在ZF 沒有足夠握把的機身上
加上77mm濾鏡接口,代表前玉很大的一塊,前重後輕
而且鏡筒短,對我而言沒有足夠空間把負重交給左手
因此實戰使用上比800克的貼牌暗龍 70-180 F/2.8 更累

因此我的意見是,樓主考慮的負重環節,如果主要是背包負重,那就24-120 F/4
如果主要是手持相機負重,那就不要輕視24-120 F/4
Hayashi-Kiyoshi

我是有70-180用起來是還OK,不過就沒有24-120。原本我以為24-120大概介於70-180跟24-200中間,或許重心更前面就更明顯吧。

2023-11-24 17:13
V.IP

正是這樣呀,24-120鏡筒上三個轉環,沒拍照時左手也不知怎樣握緊

2023-11-25 13:50
兩支鏡頭用途不同,看你主要是拍什麼。
不推35-150, 真的太重了. 如果是搭Z6/7/8就算了, ZF的人體工學最好是搭輕一點的鏡頭, 不然以後可能連帶出門都不想帶.
原廠手把握持感有加分
但這種機身太重的鏡頭還是累XD
Hayashi-Kiyoshi

Smallrig台灣好像買得到,不過我個人是比較喜歡Nikon原廠的設計感只是這個國祥好像沒有進而且也有點貴...

2023-11-27 10:58
T之歌

Xt5或SL2那樣加個手柄其實也能配合

2023-11-28 0:04
amadis6498 wrote:
1 、24-120輕便好帶,但F4的散景可能不如預期。
2、35-150其實就是「重」一個缺點,對我而言。...(恕刪)

人像風景6:4

樓主可以去24-120大樓看看成像怎樣, 老實說散景只是照片的一個原素, 一個部份。每張照片的背景都是虛化了, 那麼真的是在哪裡拍的都不知道。比起光圈, 現場環境和光線影響更大吧, 不過我不覺得24-120是輕便就是

我從前都用過小黑, 那真的超完美的萬金油鏡頭, 一開始拿起來也好像不太重, 於是就買了。結果每年用不夠一次, 背久了根本超累, 完全沒法帶出去.... 要可以帶出去的設備才是好設備, 所以不推35-150, 儘管比小黑輕了300克。

個人經驗, 用鏡頭, 應該要根據功能去規劃, 一是一支天涯鏡全包了, 或是一支一般的標準變焦, 配一支喜歡焦段的定焦(有長焦需求另計), 這樣使用上才比較方便 。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