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Nikon Z9韌體4.10拍籠中鳥,因對焦點與籠子間隙接近產生誤差,有對到鳥眼,卻是清楚拍到籠子。

jenhoxen wrote:
這張的間距單顆對焦點一定能過,系統就是要選擇對在欄杆上!

只看單張靜止狀態的對焦框可過, 但對焦框根本沒比間距大多少, 此外
1. 鳥在動, 不是靜止狀態
2. 3D 追蹤的時候, 附近的對焦點都會連動
3. 鳥眼對焦對上的時候對焦點已同時涵蓋到部分欄杆

如果要讓鳥眼對焦能對到小間隙的欄杆後的眼睛, 那眼睛和欄杆必須有足夠遠的距離讓演算法去判定
這裡的問題就是鳥眼會移動+被欄杆擋住, 加上鳥眼和欄杆過近前後只有可能1-2公分距離, 基本上誤判是必然
要改善就是移動機身或變焦讓鳥眼和欄杆有足夠距離, 這差距就讓演算法清楚判讀就可以了
^^A 請多多指教~
有没有试看鹦鹉以外的笼中鸟? 也许Nikon 设计师只考虑到嘴尖尖的鸟,却忘记输入鹦鹉的资料?
MUS
MUS

影片中倒是對上鳥眼了, 應該是能成功辨識

2023-10-11 10:50
請問H大拍攝時測光是用哪一個??

個人在使用Z8眼對焦配上單點測光正確曝光很高咧~~~

Z8/9的測光效能真的是強大無比~~
MUS wrote:
如果要讓鳥眼對焦能對到小間隙的欄杆後的眼睛, 那眼睛和欄杆必須有足夠遠的距離讓演算法去判定
這裡的問題就是鳥眼會移動+被欄杆擋住, 加上鳥眼和欄杆過近前後只有可能1-2公分距離, 基本上誤判是必然

根據H大提供的資訊,我舉例那張鸚鵡站在棍子上的照片,是降低ISO到400、f/9拍的,使用的鏡頭是840mm(見之前的exif截圖),鳥籠中的站杆通常不會緊貼欄杆,以鳥的體型推算籠子大小,距離應有1-20公分,眼睛的清晰度是來自景深。

單顆對焦點可以穿過、鳥眼能識別但無法聚焦,加上樓主試了很久(相信用了各種模式),最後只能靠手動才準焦,因此準焦照缺乏動態。我認為樓主是在模擬從樹葉縫隙中拍攝林鳥,看看新韌體可否勝任,結果發現過密的遮蔽物尚無法克服。

器材的極限往往在不經意的狀況下被試出來,用不到的人說沒關係、那正常合理等等,但對用得到的人來說是一種折磨,因為常需要而一遇到就扛龜。
jenhoxen wrote:
...(恕刪)

你上圖的裁切其實就可以判斷鳥距離籠子欄杆很近
再者是從影片對焦點大小是正巧跨在籠距之間, 又是全畫面鳥眼對焦


這兩點結合起來就容易造成對焦在鳥眼時因測距點的對焦點回傳訊息是測距在鳥眼和欄杆上
PDAF的原理是根據左右畫素去計算影像對焦位置之間的距離, 像這種情況就是很容易誤判
尤其是對焦點有對比明顯以及特定直橫線條等等, 距離沒拉開就很容易把對焦拉過去
^^A 請多多指教~
MUS wrote:
你上圖的裁切其實就可以判斷鳥距離籠子欄杆很近

同一張圖放大,可看到鳥站的杆子距離正面影響對焦的欄桿有四格跨距(1),所以我說10-20公分,最準焦處落在第二根欄杆(2),也不是正面的第一排

相對於要識別主題(眼睛)的大小算近或遠,可以再討論。

我個人的觀點,這形成了實務上的[不可用],嚴重與否看使用人,要不要或能不能克服,就看尼康當局以及Z9本身極限了。
天空一片雲 wrote:
請問H大拍攝時測光是用哪一個??

個人在使用Z8眼對焦配上單點測光正確曝光很高咧~~~

Z8/9的測光效能真的是強大無比~~
我是以矩陣測光
jenhoxen wrote:
我個人的觀點,這形成了實務上的[不可用],嚴重與否看使用人,要不要或能不能克服,就看尼康當局以及Z9本身極限了。
非常感謝大家的討論,我想這應該是個容易讓系統誤判的情況,或者說是陷阱。

還好畢竟有手動對焦可處理這極端情況,AI的發展應該可以處理這情形,但端看是否需要花這樣的成本去處理這樣的特殊狀況。
jenhoxen

小弟覺得只要告訴Ai捨棄直條,專注取鳥眼的黑白,合焦應該不難(都識別到了);至於連續追蹤,發個"通緝令"在全畫面或指定範圍內尋找相同的色塊組合予以鎖定[笑]

2023-10-11 23:19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