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NX Studio 龜速

如果另外儲存調整結果 (至 NKSC_PARAM 目錄底下),速度似乎比較快一點。
用 DxO PhotoLab 試用版測試的速度,
未修改的 Raw 檔比 NX Studio 慢,但修改過的 Raw 檔速度差異不大。

所以目前推測,在 NX Studio 做過調整,紀錄了調整步驟後,
一旦要顯示調整過的 Raw 檔,可能因為要同時載入調整步驟,所以變得龜速。
這現象很難理解,也無法接受,
因為是 1 秒和 10 秒的差異,而不是 1 秒和 3 秒的差異。

不曉得大家是否有類似的情形?
CalvinYC wrote:
如果另外儲存調整結果...(恕刪)

主要還是Nikon修圖軟體設計功力差Adobe太多,Adobe大多進化成用縮圖編輯,顯示時只套在縮圖上,所以開圖快;Nikon則老老實實套在原檔上,不僅慢,開多一點ram用完了動用向HD借來的空間(虛擬記憶體),那就更慢了。

近年來硬體進步,很多人連傳統SSD都嫌慢,作業系統都灌在M2上,而且M2容量越來越大,好像也不太需要精細規畫io、什麼東西放哪裡,一股腦的按照程式預設丟在C槽,平常也沒事,不過修圖張數一多,"隨身行李"太重時,還是跑不動
泥坑的水真的太深了!
對於只想改改色溫、色調、曝光、反差、暗部,
偶爾換個 Picture Control、強化個清晰度、降低點雜訊的我來說,
沒想到卻被速度絆住了腳。
本也想花點錢買個 DxO PhotoLab,
但那麼複雜的功能,完全不是我需要的,
更不想以後 "迷" 上這些功能,花過多的時間在修圖上,
畢竟我主要是旅遊時拍風景,寧可多花一點時間在拍照。
當然,最高境界是像我老丈人那樣,
只用手機拍些到此一遊之類的簡單照片,
當年的 Leica 相機,早在二十年前就塵封了。

如果有功能簡單、速度夠快的 (免費) 修圖軟體,
我倒是很有興趣!
CalvinYC wrote:
泥坑的水真的太深了!...(恕刪)


首先,你要明白各種軟件的原理和管理相片取向。。
原理基本大家都差不多,但管理相片取向,卻是最大的差距。。
我一直使用Lightroom Classics,也有使用NX-D/NX Studio,兩者最大的分別是開圖的模式(或者應該說是不是『強製』進入修圖模式的問題)。。
Lightroom你可以先檢視你想要的相片,然後你可以選擇全選或者只在你想要修改的相片中打鉤,這個好處是不用所有相片都進入修圖模式,可以有效的減少資源耗用。
而NX-D/NX Studio則強製你只有一個選擇模式,就是你一打開檔案夾,就全部顯示,同時也是修圖模式!
於是,如果你檔案夾內有幾千張相片,那就全部都必須要佔用資源及進行運算。
這樣不慢才怪!

如果出於經濟性和習慣,建議大大先用其他免費看圖軟件——例如Windows原生看圖器(WIN11自動顯示RAW檔,WIN10則需要外掛)、Faststone等,先選擇想要修改的相片,將他們放進新開的檔案夾(例如改名叫『修圖』123),如果怕選擇太多,可以以100張相片為準,多放幾個新檔案夾,然後打開NX Studio續個檔案夾進入修圖模式,這樣就能較有效的限制每次圖片顯示的數量,也就能夠有效的減低因為圖片太多而佔用資源、進而拖慢電腦運行的問題。

說到尾,就是『檔案管理』的問題,這是善用電腦資源和性能的ABC來的。。
下圖可以看到我是如何管理檔案的,每個月、每個活動細項、每台相機都分別有自己的檔案夾。
PS。圖中是其中一次攝影活動,因為有二千多張相片,等NX Studio開圖,等了十數秒,哈哈。

CalvinYC
CalvinYC 樓主

一張非 100% 的圖就開了十幾秒嗎?我是沒碰過,開 Raw 檔 100% 倒有可能。

2023-02-21 15:12
irontheone

是2000多張圖載入用了十數秒。。

2023-02-22 6:49
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建議。
基本上我每次拍的照片都會建一個檔案夾,
裡面檔案就幾十個,頂多 100 個,
而且目前最大的困擾是:沒調整過的 Raw 檔完全沒問題,調整過的就龜速。
我後來又用 "相片大師" 測試了一下,速度比 PhotoLab 更快。
NX Studio "調整過的 Raw 檔龜速" 這個結,不曉得到底卡在那裡?

此外,我發現同一張照片的色溫數據,
在 NX Studio、PhotoLab 和相片大師上都不一樣。
jenhoxen

Nikon這一點倒是比Adobe乾脆,您只要把原始檔相同file內第一個不屬於照片的檔案刪除,所有的調整就不見了。或許可試試把這個檔案存到另一個file夾,要用時再貼回來?

2023-02-22 0:04
CalvinYC
CalvinYC 樓主

如果不是要看調整後的結果,這是變通的權宜做法,之前為了 Raw 檔能獨立運作,沒有另存修改步驟,考量速度和彈性,會恢復另存,再看看結果。

2023-02-22 7:54
CalvinYC wrote:
泥坑的水真的太深了!...(恕刪)


樓主就嘗試去用一下LR吧,LR-2020一堆直裝破解可用
我用LR大多先用自動
然後再稍微拉一下EV或是亮度,白色/黑色 等等幾個拉桿
風景照更是好處理,調好一張後,後面用套用即可




舉例來說,我本人常拍運動類,有時一天破萬張不是夢
LR的快速讓我HAPPY
頂規旗艦CPU讓我不用等等等

原廠免費軟體本就解圖能力低,你還期望它內建甚麼高速圖像3D引擎
NX-S不是龜速,而是他根本沒有3D加速引擎啊~~

所以樓主別糾結了,你只有
1.是買I9-13900的電腦
2.是改用Light Room
3.趕緊找會電腦的人幫你看看是不是CPU頻率被鎖在最低了

如果都不懂BIOS設定,就給人弄吧,6-800元能解決的話
就不用花4-5萬買新電腦了
"沒調整過的 Raw 檔完全沒問題,調整過的就龜速" 這個發現,
讓我對電腦硬體升級就能解決問題的想法有了轉變,
改用其他修圖軟體應該是比較可行的解決之道,先試用幾種再做決定,
當然最好是能夠破解 NX Studio 的問題。
我用i9 9900K@4.9GHz、芝奇DDR4 3600 CL17、WD 750 Black 1TB M.2 SSD,轉隨便調整一些參數(無去除雜訊),223個Z9 RAW匯出花了1278秒,一個RAW檔大概5.731秒左右,CPU使用率也是接近滿載了。


看到開頭文章是用24MP,去dpreview下載Z6II, Z6 RAW,100個RAW轉JPEG時間,除了Capture One 20用Z6,其他都用Z6 II,因為這個版本Capture One沒更新了,是免費版。

DxO PhotoLab 6.3預設調整無下載校正檔,無除雜訊。
同時輸出8個: 128sec
同時輸出12個: 121sec
同時輸出16個: 158sec

NX-Studio
無調整: 172ec
所有調整(無減低雜訊): 497ec

darktable: 171sec

Capture One 20 for Nikon: 導入資料庫存在相同目錄。
68sec

-----------------------

如果要效能,Capture One也是一個考慮的選擇,但中文介面有點怪,有的字是簡化字,而且翻譯也怪不合常用詞彙,不如用英文就好。而且轉出來的色彩,還是比PhotoLab不好看,很會調整+完整版這個差異就小了。
Gabriellin wrote:
我用i9 9900K...(恕刪)

這速度的確不算快,我試過幾種其他修圖軟體都比較快,
但相同的設定,Raw 檔轉出的 JPEG 50% 縮圖,NX Studio 明顯較優,
可見對 Nikon Raw 檔的解讀,Nikon 可能還是留了一手。

在 DPReview 上有人用 iMac 也有類似的問題,所以我的 i5 更慢應該也算合理?
CalvinYC wrote:
這速度的確不算快,我試過幾種其他修圖軟體都比較快,
但相同的設定,Raw 檔轉出的 JPEG 50% 縮圖,NX Studio 明顯較優,
可見對 Nikon Raw 檔的解讀,Nikon 可能還是留了一手。

在 DPReview 上有人用 iMac 也有類似的問題,所以我的 i5 更慢應該也算合理?


泥坑自家轉RAW軟體,應該是找SILKYPIX代工的,整個界面上幾乎87%像,要不要用Download SILKYPIX Developer Studio Pro11看看,如果毛病一樣,那也不用猜測原因了,SILKYPIX系列軟體就是這樣了。

https://silkypix.isl.co.jp/en/download/dsp11/

以前也是受不了泥坑Capture系列、NX系列的龜速與調整時超慢,升級桌面CPU到最高等級(3770K, 9900K)加速也不是等比例增加,還是花錢買DxO PhotoLab 1來用,當初沒選LR跟Capture One覺得還要匯入檔案建立資料庫,這個也是要花時間,而且我都是想改名稱、路徑、刪除就直接做了,跟資料庫不同步還要另外處理;又常常只把檔案存在硬碟,幾十萬個RAW檔還沒有處理,要是全進資料庫,整個流程處理時間也不見得會快到哪裡。
不想花錢,可以下載darktable來用看看,學習難度感覺是很高,安裝很久都不太會使用。

hthttps://darktable-org.github.io/dtdocs/en/tps://darktable-org.github.io/dtdocs/en/
Gabriellin

從18樓測試那邊,都設定JPEG 95,PhotoLab 6轉100個RAW檔,只有NX Studio的75.64%大,直觀上就是這兩個軟體對於JPEG品質參數設置不太一樣,可能要用TIFF比了。

2023-02-22 21:53
Gabriellin

如果要直出JPEG,從最高的100往下調整測試,找到一個適合的品質即可。肉眼無法看出來的話,現在有用Pytorch的視覺模型可以評估影像品質,可以找出原本流程的畫質,對應PhotoLab輸出要用多少。

2023-02-22 21:56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