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苦人 wrote:我的第一台NIKON...(恕刪) 蒙皮容易壞也是Nikon傳統了,我D3跟D750修&換蒙皮次數共6次,但除了蒙皮和D750問題序號以外,快門合計60萬次以上幾乎沒送修。現在多了一台Z6ii,來觀察看看蒙皮多久會掉😂
我的nikon d40在08或09年購入,大概常用到2010 2011年左右後固定就放在防潮箱內。後來因為沒什麼在拍照了,只會隔個好幾個月會拿出來按個兩下,功能依然完好如初。nikon連初階數位單眼都能做成這個品質,我認為是蠻耐用的。
去年一次站在溪水石頭上拍照,手上的 D7500+16-80 不慎掉落,入水後立刻撈起,所有的電子功能已完全異常,因為一天的行程才剛開始,先緊急處理半小時,勉強還能繼續使用,回家後再仔細處理,在防潮箱放了一個禮拜,某些縫隙仍有水痕,但一切運作恢復正常。至於一般的摔碰,日常使用根本是家常便飯,但從未用到 "壽終正寢“,包括二手買來的器材。所以說,我的三十幾年 Nikon 經驗是從未碰到任何故障,除了運氣不錯,Nikon 還真的很耐操。
我的就比較慘D80壞過快門廉,換完後因為買了D800s所以就一直放在防潮箱,少用,後來再拿出來用時,又壞了。D800s,可能測光或是感光有問題,明明光線很亮也調整到測光值,但是拍起來照片很暗,因為少用懶得修加上疫情不想出門,大概拍不到5000張,所以也在防潮箱住了很多年,期間都有大概固定每個月拿出來拍10張暖機,也順便換電池。
我覺得耐不耐用是看用哪種標準或心情,若要求[絕不出錯]、或者隨時處於[完全沒有問題]的狀況,即使Nikon旗艦機也未必能做到。至少以我這些年用過十幾台還稱得上號的Nikon機身來說,遇過D2H新機快門數4000+張掉快門葉、D2系列四台機身AE/AF控制元件更換(發生時無預警全當,瞬間變成FM2)、D810數次忽然err必須分解至拆掉垂直手把取出機內電池才罷休,事後還查不出問題;新購SB5000燈頭向後上方一轉立馬燒毀換主板、修好再轉再燒,再修好嚇得認賠1/3脫手。以上各事全部發生在工作中,看倌覺得我是不是該對「Nikon耐用?」回答「呃....」喔對了,大小三元鏡全修過馬達及防手震(當然,也是工作到一半忽然發現:咦?好像沒焦,或VR跳個不停)。也許職業機太遙遠,各位對幾年前D600製塵事件總該還有印象吧(不然D610哪來的),再早些年D70觀景窗水平歪斜那一波網上的哭號罵聲呢?D800E上市後忽然流行在牆上貼紙鈔測焦(左下角失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