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Nikon Z30開箱,對焦反應比Z50和Z fc還要好。

欸,我預訂的Z30還沒通知哦。。
sonic115 wrote:
看到這台出來,我都想把z50賣了
我確實頗訝異,一樣是Expeed 6,但很明顯Z30的對焦反應比Z50好。

Z30為什麼延遲這麼久,理論上前年年底或去年年初應該就要推出的,卻跑出Z fc,但Z fc的對焦反應一樣不出色。或許是當時Nikon對Z30的表現仍存在疑慮,需要性能上提升,所以只好暫時不推出。
hcpine76
hcpine76 樓主

在產品佈局與銷售策略上,Nikon是遠輸SONY,尼康還需要多學習。

2022-07-26 7:00
BenChou946

其實應該還是對應到當初的D3000、D5000系列沒錯,z50不更新韌體真的是倒彈(z50的快門響應速度和連拍都輸D7500,小電池,沒監聽,整個的體驗就是強一點入門款

2022-08-22 5:38
mhlin01 wrote:
感謝hcpine76大大
總是不會讓我們失望
Z30首開
對於過去是N家單眼用戶的小弟來說
Z30 對應 ZV-E10
Z4(如果有的話) 對應 A7C
其實有點掙扎
朋友一直希望有更小巧的相機,本身只有手機拍照經驗,有觀景窗的相機對她而言根本就是多餘。

因此我個人分享Z30將發表的文章給她時,她就請我幫忙訂一台Z30,因這機會才能有此篇開箱文。

結果是她的朋友也想要,因此我又加訂。

但前天高雄德寶只進一組單鏡kit組及二組雙鏡kit組和一個單機身,因此我只帶一組單鏡kit組。

其實若好好看其它相機廠所推出的相機比較,可以發現Nikon似乎在跟著SONY腳步走,可能是感光晶片來源都是SONY。

因此個人感覺好像Nikon用戶若想換家傾向往SONY走,所以對Nikon而言,若在對應產品比較上能與SONY有競爭實力,相對就能穩住自家粉絲的心。

所以可以理解"Z30 對應 ZV-E10
Z4(如果有的話) 對應 A7C
其實有點掙扎"。

我個人去年忽然有雙系統想法時(只單純想過一次而已,當時Z9仍沒有太多消息來源。),想到的另一系統就是SONY A1。
BenChou946

我個人感覺Z5已經算是尼康的A7c了,切一個純拍照對焦連拍都差的機子在那邊,再上去就是標準Z6、Z7雙標準,大部分在討論z8會是接以前D800系的路線還是補目前沒有的錄影機a7siii路線

2022-08-22 5:42
flody

Z5和a7c定位差太多了,a7c對焦還提升了

2022-09-03 10:43
多多魔 wrote:
看来 “ 早买早享受 ” 的心态是不适合在早期的 Z 机身, Z9 之后的就适合不过了。 加油Nikon !
確實是如此,Z6就是這樣,那只能吃XQD的單插槽真是造成許多的不方便。晶片荒,去年甚至只想買個XQD的讀卡機竟缺貨,我只好都靠傳輸線下載照片。
brian223810 wrote:
好可愛的黑柴
不要不耐煩嗎!
整晚都這樣,肯定心情不太好,哈哈!
brian223810 wrote:
沒有附充電座?
店員也是開箱後才知道,盒子內找了老半天,並翻了說明書,確認確實沒有充電座。

沒想到省成本省成這樣。

或許也是該產品屬性,常有機會長時間錄影,如此能邊拍邊充電較有實際的用途。

朋友是需要個充電座,我暫時先把Z fc的充電座借她。
wayne999999 wrote:
很好奇為什麼左側連接埠的蓋子都要用橡膠皮蓋加上一個細細的橡膠柱連結機身,在現在無反提供機身充電的情況下,左側連接埠被開關的次數肯定大幅增加,何不像右側記憶卡槽那樣,做一個硬式的蓋子呢?比起脆弱的橡膠皮至少能耐用些。
希望Nikon工程師能有更好的想法,確實左邊連接埠使用頻率非常高。

右邊記憶卡是與電池在相同位置,位在相機右側底部,是有卡榫的掀開式蓋子。
mhlin01 wrote:
三創的Nikon館已有實機可以試用把玩。
這是台北讓人羨慕的地方。
irontheone wrote:
欸,我預訂的Z30還沒通知哦。。
以目前Nikon的供貨情形,原本我認為8月才能拿到Z30,沒想到前天忽然來了電話說Z30來了。

當時看來電顯示,我還以為是要通知863到了。XD
請問這台比O家的E-M10 IV,那一台會比較好?
hcpine76
hcpine76 樓主

幫O家說話,O家的性價比不錯,值得考慮。

2022-07-26 7:04
D.O.A

兩台我實際比較,對焦速度E-M10 IV快很多,機身紮實,按鍵手感好,在拍照亮度夠,低ISO下兩台成像其實差不多,但高ISO下Z30大底優點就出來了,看需求選擇吧

2022-07-28 11:40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