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的星空拍得真漂亮,請問除了第一張是底片,其它都是D3拍的嗎?lidodo wrote:這是暗電流的影響,有...(恕刪) 那種機器台灣有賣嗎?還是買個小電扇在旁邊吹就好了...日文看不懂,不知有那位看得懂的大大幫忙翻譯一下.希望有辦法解決才好,不然每次用d80拍完,修圖要修個老半天,還真麻煩吔.
這片粉紅色的東東,是CMOS晶片旁的其他IC(放大電路)高溫所造成的,所以只有緊鄰的一邊受到影響,不算是雜訊,是暗電流的一部份,可以由軟體後製來消除,至於要解決問題必須對CMOS(或CCD)做溫控,讓整片CMOS或CCD達到低溫且均溫。所以這不是將相機冷卻,是僅冷卻CMOS晶片的部分,對全部相機冷卻會帶來其他不必要的缺點。這個東東台灣沒人賣,但是有人自己改,因網頁無法轉貼,這裡是天文攝影的大本營,有問題也可以在此留言喔!範例請上星星工廠http://www.starworks.idv.tw/home.htm→天文鬥嘴鼓→找第12或第13頁→討論主題 : 自製冷卻350D 不專業的改機測試http://www.goto-kyoei.co.jp/netshop/digital_camera/cooled_dslr/index.html日本這一家是賣幫您改好的的40D版本,稱為ASTRO40D (特別価格日幣\358,000)這包括IR濾鏡的更換,讓通過的波長更廣泛,這片濾鏡就要價台幣8000~10000元左右。您也可以將您的300D、350D或40D送過去改。
貢獻一張底片機拍的FE2 + Nikkor 20mm f/2.8kodak iso100 負片曝光約1小時吧於溪頭鳳凰山天文台個人覺得底片機長曝還蠻好用的省電、雜訊較小不過給相館底掃的時候效果感覺沒有洗出來那麼好...
我剛試了一下,約兩至三分鍾,真的如此,相當感謝您的資訊喲,我以為NR是將雜點降低,但沒想到那兩塊粉紅色的也會消失.不過缺點就是會多個等待時間了.hiroshie wrote:開\NR就好了,D70~13分,F/7.1 ISO400合歡山,D70~20分,F/8 ISO400塔塔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