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更新看起來似乎比較像是換塊主機板
處理器升級帶來電子性能的提升跟4K60P的錄影能力(但推測在機身未大改的前提下大概不能錄很久就是,因為可能容易過熱)
然後再因應處理器的更新而得以再進化的演算法,來改善對焦能力
最後就是記憶卡的部分,有雙卡了

老實說這樣的更新讓我想起Pentax的K1 II......
不過升級幅度還是比較大些,而且看起來連電池都有新的?(會是能跟舊電池共用的規格嗎?)
01上面糟糕的傢伙越來越多了,害我愈來越提不起勁留言了......
elfwong wrote:
``Nikon 與 Canon...(恕刪)
電源開關做在快門外圍的形式,在單反以上級別確實始自Nikon F4,之後被各家仿效;更早似乎有Kodak compact camera用過,但造形手感和現今通行的款式有些差距。至於Olympus的傳統電源開關一向是獨立在左或右肩,應該沒有用Nikon這個設計。
Nikon的設計被全相機界採用莫過於交換鏡頭釋放鈕,時至今日除Pentax外沒有一家不放在(接環朝前)9點鐘位置,在以前所謂六大廠乃至歐洲各家做在哪裡的都有。
關於命名,我覺得過去Nikon或許沒料到機型更替會這麼快,導致有點亂而且好像就要沒名字可用了,但也不排除他們早預見不用等數字用完科技就會迭代所以不擔心

無反起身砲叫Z7感覺有和A7別苗頭(或說"致敬")的味道,但加上Z6就有了自家獨特意義,本來在Nikon "6"象徵中階,一同出現代表以後會都以雙機形態(高感+高解析)面市嗎?後來出Z5是更低階,那將來的高階乃至旗艦就只能是Z8、Z9。在這樣命名下再用"小改加s大改換數字"的方式,很快就無名可用,所以要出現s不是不可能,但只會代表小改(MLU型號),大改還是維持原數字加二代、三代表示。
我覺得標示方式不會叫Mark多少,那實在太Canon了,比較可能直接加羅馬字I、II或.1、.2。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