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Nikon Z7、D850、D5600、P1000再加砲鏡,齊聚南州2018迎王祭典。

dopiho wrote:
好棒的紀錄,也很佩服H大的體力,我拍活動只背2台就腰酸背痛,您背那麼多實在太強了。

我也用過600mm的鏡頭拍過迎王,他的張力真的很不錯。
600mm其實拍景也非常棒。

"燒王船"是迎王祭典最有攝影畫面的,但因為都在凌晨,需要犧牲睡眠,所以我一直都沒有參加。
jangjjjjj wrote:
攝影要有熱情,這樣就對了…

H大最近努力貼文…

很棒喔!
我也一直維持星期日為朋友寫專欄的熱情。

本週就以南州迎王祭典為主題。

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星期日啤酒專欄:

南州迎王祭典與南州的由來:南州出賢人!

11月22日南州迎王到米崙村,因宴請高中同學,班上孔子第77代孫是東港人,說到南州迎王事實上是來自東隆宮迎王。

我也才因此恍然大悟,為什麼迎王體制皆是遵循大清帝國,因為東隆宮開廟時間是在康熙45年(西元1706年),據說當時東港鎮鎮海里發現一株漂上岸的神木,上書「東港溫記」,顯示溫王欲在台灣定居,於是東港居民依神木的長度興建溫王爺廟,名為東隆宮,此即為台灣溫王信仰的開始。

最早,崁頂鄉、南州鄉、琉球鄉、林邊鄉皆屬於東港東隆宮的庄頭廟區域。

但隨著地方經濟情況改善等緣故,後來琉球與南州這獨自建立起具地方特色的刈香活動;崁頂鄉因於地方資源缺乏,舉辦三次繞境活動之後便中斷。

琉球鄉是由三隆宮主事迎王祭典,南州鄉則由溪州代天府主事籌劃。

南州原本屬林邊鄉,卻因民國39年林邊未依默契禮讓溪州人當副鄉長,所以溪州醞釀分鄉。

民國40年溪州從林邊分鄉成溪州鄉,後來因為全台溪州地名太多,民國45年取「南州出賢人」,而更名為「南州鄉」至今。

民國40年南州分鄉後,在民國50年開始籌劃自己的迎王祭典,由溪州代天府負責籌劃。民國53年起,南州開始自己的第一次迎王祭典。

因林邊鄉崎峰出身的縣議員林羵羊與村長林撰子協商在崎峰請水,自此南州的迎王請水都在崎峰海邊。

今年南州迎王祭典王船繞境,特別採參加者牽著同一條繩子在前引導王船繞境,不只秩序容易獲得維持,整個繞境隊伍井然有序,更顯莊嚴。

在南州感受迎王祭典的濃濃鄉情與幸福!

當然要好好乾一杯,吼搭啦!
Nainor wrote:
樓主真的太強了 背了那麼多台....(真的要對照相有愛才能化為動力)

另外想問一下樓主 如果拍這個題材您只能帶一台 您會帶哪台跟哪個焦段呢~ 謝謝 辛苦了
應該是SONY RX10最適合,以前應該是P900,P1000實在太大太重,目前P1000大樓幾乎是我自己在蓋,P1000鳥大樓蓋的大大頗多,可以了解到P1000的拍鳥專門訴求。

若為求更高畫質,且需最新世代,我個人認為或許Z6+FTZ+28-300mm是可以考慮的組合。
搖滾小超人 wrote:
我背你身上其中一台就覺得累了。


真佩服你
坦白說,確實辛苦。

但和大家想像的不一樣,等待時間揹這麼多相機會比較累,背部肌肉明顯感覺到酸痛,那時會想把相機全部拿下來。

但繞境開始,邊走邊拍反而比較舒服一些,或許有在運動,且一直在拍攝中,可能因此轉移注意力,比較不會感覺到酸痛。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