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Nikon 全片幅最新無反消息

asas0909536 wrote:



D850不是他...(恕刪)



是你lag了,d850是d810的後繼

cwmmike wrote:
是你lag了,d850...(恕刪)


了解 感謝指教
曲面感光元件
聽起來對於這種新卡口 全新設計的鏡頭來說好像還不錯
但限制一大堆
除了要定焦鏡不說
對於自家原來單眼鏡頭的支援度
實在有一個大問號
裝下去是否能得到最佳畫質?
而且也還沒算進定焦變焦鏡頭的問題
自家鏡頭支援度都有疑慮了
還要怎麼想靠短法蘭距來轉接其他家鏡頭或老鏡呢?
結果只會像比較多人玩的NIKON1 又自成一格了

現階段來說 這種設計比較要像RX1這類不可換鏡頭的相機比較合適吧
可換鏡頭相機做這前景堪慮

NIKON之前就算做錯再多事也不會這麼笨
現階段就是先求有 再求好
先止住自家原單眼用戶流向SONY
先設計一台大約就是A7II等級的機身等級就OK
再最好也搶再CANON發表前發表
讓原用戶打個強心針
就算不願購買這一代
也至少讓不少人會等待給下一代機會

灰三郎 wrote:
曲面感光體技術上市...(恕刪)


你指的應是法蘭距吧?

https://www.cool3c.com/article/90773
(請看至此文章底部)


法蘭距(Flange focal distance)跟鏡後距(Back focal length)是不一樣的東西,前者影響你這顆鏡頭能不能在特定相機上工作並正常對焦;後者則影響你的鏡頭能不能有正常的成像。

女生教我的事 wrote:
鏡後距越短對於邊角...(恕刪)



1.
法蘭距是不會影響光學性能,如果會的話,那副廠給不同卡口系統的法蘭距鏡頭不就不一樣。
在相機發展過程中,法蘭距與鏡後距是增加,但是並不是光學理由,而是機身性能發展造成。

也就是以前最早機身就是一個黑盒子,除了裝片之外,沒有其他功能,後來為了測光與自動對焦,也使得鏡後距增長。






2.
法蘭距短之系統,最大優點是在於短焦距鏡頭設計得空間越大,對於早期鍍膜技術與光學玻璃種類不多時,對稱性設計是可以用最少的鏡片數,就可以各種像差達到平衡與良好修正。

只是這樣設計對於數位感光元件是來說,除了感光斜射問題之外,連同感光元件前面濾光等光學元件會有折射率問題,產生散光與像場彎曲問題,造成許多對稱姓的廣角鏡頭,在數位機身邊角崩壞的問題。






3.
曲面感光元件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相反的是孤立光學系統,在相機攝影發展過程中,從來也不是光學最好的廠商掌控市場,也從來不會是最優秀系統掌控市場,如同所有產品壽命一樣,越接近理想的產品,就越近終點。



對於現在無反的大環境來說,是無法像SONY創建時期作法,由低而高擴張,而是需要震撼性,才有辦法讓觀望的人群會想要投入這個系統。


所以重點是在於機身性能,因為感光元件畫素與鏡頭優劣都是可以從後續慢慢在建立。





文章說和D850保持距離,又想和A7III正面對決

恩~~這中間的邏輯是怎樣我有點疑惑,還是發文者高低階看畫數

和D850一樣的性能面對A7III都被電了,現在要搞新機,還在設想D850用戶怎麼想!?那還期待什麼
1000K wrote:
面對A7III都被電了...(恕刪)


原來a7III會漏電電人哦.....

yang stephen wrote:


原來a7III會...(恕刪)

不用說的那麼含蓄吧!
井底之蛙,未出江湖,自認天下無敵。

yang stephen wrote:
原來a7III會漏...(恕刪)


D850會導電....你見解獨到喔

mm-lai wrote:
不用說的那麼含蓄吧...(恕刪)


你說得對啊
就怕NIKON走不出井啊! 自家鬥贏了,就以為是世界冠軍呢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