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Nikon Rumors 9/14的消息(關於Nikon Mirrorless lens patents....)


Jiayou wrote:
其實 SONY E 環的技術規格是無償開放運用的,
Nikon 或許可以考慮直接推出採用 E-mount 的無反機種,
並配合轉接環相容現有的 F-mount 產品。

採用 E-mount 好處是可以減少新接環的開發成本,
並且讓新無反機一出來立刻獲得龐大的鏡頭群支援,
這或許是讓 Nikon 無反後來居上的一個有效率作法, ...(恕刪)


有必要這樣自廢武功

為人作嫁???

除非nikon不做相機了...........
NIKON無反改用E接環?那消費者幹嘛不直接
買SONY機器就好?接環規格掌握在別人手裡
,甚至是競爭者,不會覺得哪裡怪怪的嗎?

消費者百百種,每個人都以為自己的需求才是
廠商該依循的方向,但廠商必須選擇絕大多數
人的交集,將理想與現實做一妥協,拿出最後
的產品。想幫NIKON拿藥單,不要太異想天開
,現在做相機可不是十年前隨便做隨便賺,而
是戒慎恐懼都還有可能賣不出去,NIKON的確
繃緊了神經,但市場真的不若以往,叫好不叫
座還是有可能發生的
EPICVIS wrote:
想幫NIKON拿藥單,不要太異想天開


說得好

我就認為要做現在還沒有人做、或別人還做不好的事,任何idea提出之前先問:為什麼是Nikon要做?例如現在市場上的無反普遍可靠性不足、操作效率不足、電池續航力不足、環境抵抗力不足,如果Nikon能做得更好,去做即有意義;反之消費選擇既有產品就好。
stephen02 wrote:
有必要這樣自廢武功
為人作嫁???
除非nikon不做相機了...........


SONY 既然願意把 E-Mount 的接環規格開放共享,
原本打著就是類似 M4/3 這種共享資源的概念,

至於「為人作嫁」...? 事情似乎沒那麼嚴重的!

Olympus 與 Panasonic 兩家用同一個接環,
使用者也以很多兩間的鏡頭都買,不覺得哪邊一定有獲利或是吃虧,
用他人接環是為人作嫁,Nikon 也已依賴 SONY CMOS 多年了不是嗎?

個人覺得 Nikon 可以考慮採用 E-Mount 製作相機,
正是因為相關元與技術規格已經夠充足,
其實是縮短開發時間、提升效率的做法。

當然,光學是 Nikon 專業,E-Mount 的規格是否有不足之處,
Nikon 應該比你我了解,如果他們評估後覺得不可行,
自然會想辦法制定自己的新無反接環,只是這需要投入多少資源,
以及市場上還有多少時間留給他們,又是另一回事了。


EPICVIS wrote:
現在做相機可不是十年前隨便做隨便賺,而
是戒慎恐懼都還有可能賣不出去,NIKON的確
繃緊了神經,但市場真的不若以往,叫好不叫
座還是有可能發生的


完全同意你的看法,正因為時不我與,局勢已經發生變化,
眼下市場上還有多少時間允許 Nikon 投資預算與時間研發新接環呢?

Nikon 已經在無反市場處於劣勢,一下子希望把多年的差距拉回來並非易事,
更別說還想瞬間挽回局勢,勝過市面上幾間長久耕耘的廠商。

個人覺得,採用 E-Mount 反而是個降低風險的辦法,
至少先集中資源、致力做好新無反機身,靠著市面上大量的 E 環鏡資源,

夠讓 N 家新無反能夠瞬間度過一開始只有機身、缺乏原生鏡頭的時期,
(不然可想而知,N 家無反不知道要被酸幾年說鏡頭群不足)
同時自家鏡就可以維持步調慢慢補足,甚至讓很多 S 家的使用者來購買。

或許 採用 E-Mount 未必會是最好的做法,
但比起開發新接環來說,也未必會是個很差的主意,
想想開發新接環也有風險,萬一再向 Nikon 1 系列一樣失敗,
Nikon 能否受得起這樣的打擊呢?

Jiayou wrote:
SONY 既然願意...(恕刪)

說真的,NIKON只要出個表現優異的轉接環,就能直接度過沒鏡頭可用的時期了..

假如能像CANON一樣,出幾管平價CP高的鏡頭,就算鏡頭少一樣可以稱霸一方
至少CANON靠這策略也衝上日本市占第二了
窮苦人 wrote:
說真的,NIKON只要出個表現優異的轉接環,就能直接度過沒鏡頭可用的時期了..

假如能像CANON一樣,出幾管平價CP高的鏡頭,就算鏡頭少一樣可以稱霸一方
至少CANON靠這策略也衝上日本市占第二了

同意您所說的
另外我覺得直接用E環是個好主意
至少沒有授權的成本和開發新卡口的風險
以前幾乎只有M42和L39的時代
大家做機身和鏡頭也都做得不亦樂乎啊

從E環的NIKON自動轉接環開發不順利
我們知道Nikon的通信協定只有Nikon最清楚
所以NIKON做出來的E環機身還可以最有效運用NIKON現有的F環鏡頭
當然原本SONY E和CANON EF也不是問題
這將是NIKON採用E環機身後最大的優勢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F接環一堆鏡頭不用卻接SONY的鏡頭??...
N家累積的使用者這麼多,只要做個性能不差的轉接環就有一票現成的客人
接SONY的E環要另外買鏡頭,那還不如直接買SONY的機身發揮100%效能
鏡頭值錢還是機身值錢敲一敲計算機就知道

對了,如果nikon新無反是SONY的E接環,然後再出個F轉接環
這樣只會爽到SONY,因為又多了F接環的副廠鏡群
這邊不知多少人早就有SONY機身,巴不得有個神奇
轉接環可以轉接N鏡,畢竟現在市面上現有的轉接環
性能實在不能看

但這不就是一種保護傘?如果鏡頭這麼好轉接,直接
跳到E接環的人會更多吧。如果和SONY同採E接環,
那麼直接的性能比對競爭關係會更劇烈,我不認為市
面上有那家廠商可以和SONY尬電子性能而不落下風的
,真要把自己推到那種境地實為不智

以N的角度,你得買我的無反新機身,才能用我的無
反新鏡頭,才可以搭配我的高性能轉接方案,使用單眼
舊鏡頭。唯有這樣才是一條魚從頭到尾全吃。只要用了
E接環,可能就只有肉渣可以吃了,若反而成了SONY的
副廠鏡,等於還幫SONY大忙,根本幫自己挖墳墓



MJ6 wrote:
2017-09-22 10:17 #17
F接環一堆鏡頭不用卻接SONY的鏡頭??...挖鼻孔
N家累積的使用者這麼多,只要做個性能不差的轉接環就有一票現成的客人
接SONY的E環要另外買鏡頭,那還不如直接買SONY的機身發揮100%效能
鏡頭值錢還是機身值錢敲一敲計算機就知道

你沒看懂
而且我猜你沒用過E環玩轉接
裡面有很多眉角的

EPICVIS wrote:

以N的角度,你得買我的無反新機身,才能用我的無
反新鏡頭,才可以搭配我的高性能轉接方案,使用單眼
舊鏡頭。唯有這樣才是一條魚從頭到尾全吃。只要用了
E接環,可能就只有肉渣可以吃了,若反而成了SONY的
副廠鏡,等於還幫SONY大忙,根本幫自己挖墳墓


NIKON做無反現有的F環一定要轉接
新的NIKON無反能用現有E環鏡有甚麼不好?
再說NIKON機身或接環也可以動手腳
像Sigam MC-11一樣
只開放轉接Sigma鏡頭眼控對焦
既可以鞏固既有F環客戶選擇使用NIKON無反機身(用Sony機身的想用F環鏡只能用閹割功能)
也可以多賣機身把餅做大
(史上第一台可以同時用SONY/CANON EF/NIKON F系統的相機耶!!
這種機身根本是夢幻機種
只要價格合理我一定會買一台)

重點是這是一個相機市場在萎縮的時代
非市場創新者做特規註定會死得很難看
事實是NIKON現成客人已經不斷在減少了
F環客人只會買DSLR不會買無反
如果不利用E環用戶既有資源把目標市場做大
以NIKON現在的體質來說風險太高了

當然以上純粹只是我狗吠火車
事實上要心高氣傲的NIKON用E環的機會是趨近於0的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lml640707 wrote:
我猜你沒用過E環玩轉接
裡面有很多眉角的
...
F環客人只會買DSLR不會買無反
如果不利用E環用戶既有資源
以NIKON現在的體質來說風險太高了...(恕刪)

我就會買無反轉接現有F鏡,除了機身體積瞬間縮小還可以試無反的性能
如果無反性能不錯又想再縮小鏡頭體積就會入無反專用鏡頭
SONY機身轉F環性能不好,機身性能沒辦法試,一定要整套買
如果不符合預期就葛屁了!...因此我不玩S機身轉F環,風險太大了

lml640707 wrote:
再說NIKON機身或接環也可以動手腳
像Sigam MC-11一樣...(恕刪)

這個小弟倒是沒想到...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