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林 wrote:
2011年Nikon...(恕刪)
其實不太需要用<孤注一擲>,至少以NIKON企業精神或NIKON 1系統出現,都沒有這樣味道。
如果今天NIKON是DSLR市場已經快不行,突然將所技術資源放在NIKON 1,這樣叫孤注一擲比較合乎詞意!
實際上,NIKON 1和過去NIKON保守模式是一致
在1965年NIKON在開發自動對焦時,就已經往鏡頭馬達自動對焦技術,在1971年才展示自動對焦F2實驗機,但是為何後來和MINOLTA轉到機身馬達的自動對焦,但是中間卻在針對望遠鏡群往鏡頭馬達更新。
同樣在與KODAK FUJI合作的歲月中,其實很早就可以使用35mm感光元件,也很早就在實驗CMOS感光元件,但NIKON為何要拖延到2007年才公布首台NIKON自家的FX CMOS的機身?
也就是NIKON一直以來都是有一組實驗性的新技術測試產線,當這個技術成熟與穩定,才會慢慢從高階移轉到一般性產品。
NIKON 1也是一樣,若是使用對比式對焦模式,本身是會隨著感光元件越大,對比對焦性能跟著難度與性能下降,對於要發展高速對焦是不利,也就是NIKON 1基本上是針對大感光元件的無反系統在鋪路。
就個人對NIKON認知,一直以來無反大感光元件系統應該早在NIKON研發中,但不一定就只一定是35mm全幅,它可以是更大感光元件系統,根本問題還是在於鏡頭體積是否可以大幅度縮小,就像之前曲面感光元件的專利設計一樣,這個專利則是後勤系統支援。
就個人估計,CANON相信也是有這樣開發計畫,只是市場重要是合適時機推出,太早推出往往沒多久就死掉。
rickeychao wrote:
雖然大家都在說Nikon...(恕刪)
有些人的心態其實是這樣
要重就重到底沒妥協的
要輕就輕到底沒妥協的
有些人追求無反的輕,結果最後連無反都嫌重丟在家裡只帶手機出門拍拍信不信www
不過通常唱衰那派人不是這種人,他們是一群愛用者賭爛為什麼不是他們家品牌世界最大所以拼命攻擊
有些年紀大的影友的例子
換了無反也都有出去玩好好發揮相機功能
到後面直接把無反丟著放包包沒拿出來或是根本不帶
因為多帶也要有重量
拿出來拍也要佔空間麻煩
拍完回家還要看照片也是眼睛酸
根本深藏硬碟百年沒拿出來
到最後連帶都沒特別想帶了
就用手機隨意拍拍了
人是很懶的~~
假如拍照是興趣、熱情,就會不管一切
假如拍照只是要記錄,就會盡可能簡化負擔,隨著時間審核的標準會越來越低www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