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有人推薦,吉米應該就要寫一些小建議,避免大家錯愛。
================感謝文分隔===================
關於單眼的選書,吉米有幾個匠氣的主觀小想法,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您是剛接觸攝影的人,吉米以下有幾個建議,但不是絕對,每一本書都有他存在的價值與值得學習的地方,而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攝影眼,希望你能找到屬於你自己有用的書。
A.選書取向:
1.請不要先接觸後製類的書,因為會有很多基本技術你無法掌握,例如曝光控光、快門運用以及光圈景深等等拿捏,因為學會後製後就不再會去思考這些。 (這一點是吉米對自己攝影課的學生非常堅持的作法)
2.如果您是迫切要打好單眼相機使用的基礎,儘量先避免去買一些抽象的攝影理念或是大師闡述的攝影理論,因為這樣雖然心態會正確,但是技術基礎仍然無法有所裨益。(這些書等技術熟了以後再買)
3.避免去買都是一些鏡皇機皇拍出照片的書,因為這一類書不是廠商置入性行銷就是器材取向的火力展示書籍,有可能會讓自己迷失在器材的選取之中,基礎仍無法紮穩。(器材等需要的時候再考慮)
4.確定您要的取向,如果想要學構圖朝構圖的方面找書;如果希望風景拍好可以多買風景範例的書來模仿;如果要拍好人像就選擇人像攝影的補光或構圖創意書籍等等的...(攝影是從模仿開始,從創意轉型、從簡單結束)
5.關於熟悉相機操作的書,可以省就省,因為通常這些東西都寫在中文說明書裡面,有些書的內容只不過是拷貝這些說明書做修改而已,不要拘泥於機身功能,先使用三個模式光圈先決、快門先決以及手動模式就好了,這幾個功能是大部分前輩最常用的模式,其他功能都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B.書籍建議:
1.簡易入門類:賴吉欽的DSLR數位單眼完全講座(書有點貴,有很多基礎但不夠深入,這本書對基礎有用但絕對不夠,前幾個章節有一些東西與技術無關)
2.無痛學習類:手札的數位單眼相機好好玩(內容簡單,漫畫教學不易排斥,但是只適合非常初階的人)
3.構圖模仿類:CAPA中文系列,如高水準攝影完全攻略構圖決定一切、竹內敏信的風景攝影創作(當作工具書用)
4.自賣自誇類:DSLR數位攝影完全講座(屬於自賣自誇型,為了從頭到尾全部介紹,寫的很廣範例很多,但是有點雜,自認可以忍受吉米類的文章才能買,沒有相機說明書內附)因為是吉米自己寫的書,這項建議完全沒有參考價值,請務必注意...

以上希望對你有幫助,加油呀...
最後,吉米攝影書很多,中文、日文、英文或德文都有,但是沒有一本有看完的,吉米以前的學習方法是:找一張前輩拍出來的照片,而且自己非常喜歡,想盡各種辦法要模仿出來,不管是試了幾百張幾千張,或問了幾百個人就是要知道怎麼拍出來的,久而久之就會從模仿中開始找出自己的風格與創意,多拍拍,機身功能其實只要會幾個就夠了,加油呀。
偶是吉米王:橘子貓視覺創意實驗室(WWW.PCKING.NET)
tingckck wrote:
本人拿D80已經快5...(恕刪)
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

懂世界名畫
攝影作品的價值來自於兩者
一個來自於影像本身訴說的意涵以及故事性
另一個來自於純然的美感
另一種影像敘事
■美學大師約翰.伯格 vs 專業攝影家尚.摩爾合力探討攝影本質的經典之作
■繼《論攝影》、《明室》、《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又一影像思考巨著
■薩依德(E. W. Said)譽為「劃時代的原創性影像論述」。
■探討影像敘事之道的理論與實務之作
關於影像,我們總是思索:
何謂真實?攝影是紀錄,還是另一種呈現?
影像與文字間有何關係?我們可否不用文字,全然用影像來說故事,來思考?
什麼是照片?照片意味著什麼?它們是如何生成的,又如何被使用、被詮釋?
原文:Why Your Camera Doesn't Matter?
出處:KenRockwell.com
作者:Ken Rockwell
翻譯版:為何你的相機不重要? - 給想要拍出好作品的攝影同好
翻譯者:色彩喵
作者: 郭大爛
出處: http://www.wretch.cc/blog/DUpisces&article_id=8767426
以神經科學的觀點來回答「什麼是攝影眼」這問題。
數位攝影聖經
作者:Jay Dickman、Jay Kinghorn
譯者:游萩平、吳國慶
出版社:上奇科技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14日
本書的第一部份「建立影像」是由曾經獲得普利茲獎的《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Jay Dickman所著。Jay Dickman從事攝影工作已經超過30年,足跡遍佈世界各個角落,拍攝的題材包羅萬象,舉凡戰地、雨林深處,極地冰層之下,都曾經留下紀錄。在本書之中,您將可以看到精采絕倫的影像紀錄,以及專業攝影師的現身說法,無論您是一位單純喜歡欣賞照片的讀者,或者是想要拍出精采好照片的攝影玩家,本書都會是讓您大呼過癮的選擇。
本書的第二部分「數位暗房」是由Jay Kinghorn所著,他是一位Adobe Photoshp的認證專家(Certified Expert),擁有豐富的Photoshop教學經驗,協助過無數的攝影師精進他們的後製流程。
《 觀。念。攝影-----影像的視覺心理剖析》
這本書是專為影像工作者所寫探討視覺策略的專書,本書的作者蔣載榮老師在RIT留學時期,曾經追隨完形心理學大師Dr. Richard Zakia學習,作品在短期內就脫胎換骨。書中蔣載榮老師將攝影與其他平面影像視為一種視覺的訊息,希望藉由瞭解人類之視覺生理與知覺的機制,架構出一般人面對攝影圖像時,形成有意義認知的知覺流程。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及大量的攝影圖例,將浩瀚而艱澀的完形心理學與符號學理論,轉化為對提昇攝影者視覺表達能力極有幫助的內容。
《觀。念。攝影-----影像的視覺心理剖析》概分為三個部份:(1)視覺的生理系統,探討眼睛的光學結構、神經元組合和特性偵測器的功能,以及介紹諸多視覺的生理現象。(2)人類的知覺系統,介紹各種知覺的現象及視覺訊息的處理模式。(3)影像與完形研究,探討視覺場之觀念、各種完形法則、完形訓練以及符號學評析攝影影像的方法等等。
應該是要去買一些教你拍攝的技巧或培養攝影眼之類的書就可以了。
在這推荐一本書,小弟覺得還不錯:
拍照前先學會看
乏善可陳的照片和令人讚歎的照片,差別就在於「學會看得有創意」。
任何有視力的人都看得見,但為什麼身旁的人能看見有趣的事物,
我卻沒看到呢?
不論使用的是傳統相機、數位相機或照相手機,要拍出好照片,最重要的前提,不在於專業器材的優劣多寡,或技術的簡單複雜,而是「怎麼有創意地看事物」。
比如說,面對一個建築物,站著看、坐著看、趴著看,從不同角度看,映入眼簾的景致絕對不一樣。能否運用創意、想像力與技巧,將眼前所見設計成不平凡的畫面,才是決定照片好壞的重點。
本書包含作者的170張攝影作品,作者並慷慨地分享,他是怎麼發現拍照主體,如何從不同角度觀察、構圖,如何與入鏡的人(或動物)互動,在什麼樣的狀況按下快門。其中既有知識,又有故事,有趣又動人。而藉由「改善前」與「改善後」照片的比對,可以幫助你快速掌握重點,拍出自慢好照片!
博客來有更多的介紹: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71662
因為單眼相機怎麼用,在說明書已經很詳細了,如果你即然買了Canon或Nikon,又何必去買介紹所有單眼相機的書,自己手中這台都沒搞清楚了。所以看說明書就好了。
然後重要的就是如何養成攝影眼,所以介紹這本書,還不錯。當然還有其他也不錯。
★~我的plurk:http://www.plurk.com/flash_hyt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