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最銳利的20支鏡頭 + Nikon最銳利的4支鏡頭

我朋友曾經用contax的"還原力"打死一堆"解析力"
有一些我認為很棒的鏡頭,還有新鏡頭等,Photodo上沒有資料,而且新的資料更新很慢,
例如,我最近要買的AF 85mm F1.4 D就沒有提供MTF值,
AF85/1.4有口皆碑,用的人很多,Photodo竟然沒有提供數據,我猜最銳利的搞不好是這一支耶!

AF 85mm F1.4 D這支我也有,以下網站已把NIKON所有的85mm鏡頭作銳度實測PK,還外加一顆副廠鏡共6顆,結果如何?請看:
http://kenrockwell.com/nikon/85mm-center-comparison.htm

其實很多人說的對,鏡頭銳度並不是評價一顆鏡頭唯一標準.
小弟有個大疑問

光圈多少測的??
還有取中央還邊緣來評分??

還是說拿一堆資料來算平均數???

为什么没有大三元上榜。。。。 85mm f1.8D 是我要买进的下一个目标。。。 但是没有D的竟然还要好???
為了誰 wrote:
為什麼沒有大三元上榜...(恕刪)

小黑系列不就好幾支上榜了嗎!
不知道35 1.4有沒有上榜,但是這棵現在是我的最愛

50 1.8跟1.4我都用過,但是自己用感覺都沒這隻來的好,也許跟焦段轉換有點關係吧

用的開心順手最重要啦~
幾年前,為了幫自己小孩拍照以及數位的方便性,才將手上的Contax出清,說真的,Contax普遍的高MTF及超強的還原力... 唉,不說了,反正都賣掉了

如果是對清晰的要求到龜毛程度的話,MTF真的不能太低,鏡頭品質差,只能求「模糊」的美感發揮功效

當然,用85mm/1.8拍人的時候,要求的就不是清晰

要比MTF,一定是同焦段在比較,不會拿85mm根28mm來比

鏡頭並非一定要「利很大」... 但是如果太不利,「調性」、「還原力」... 都只是安慰人...

雖然蔡司還是很厲害(請參考那幾顆出給NIKON的手動鏡破表的解像力表現),不過目前數位化、較常用變焦鏡、偶爾進軟體推一推拉一啦... 蔡司鏡頭我也暫時不再考慮

不過想到從前握著ARIA上85/1.8的感覺,那質感真是無敵,真的不是器材金額或重量的問題

D80用了幾年,和ARIA的經驗相比:從前好鏡頭+好底片,花不了太多錢,影像一定有基本的保證(當然構圖與內容不保證),不過現在... 變成好鏡頭+好機身,機身可就花錢了
幾年前,photodo的測試分數,就常被拿來討論,對此分數的錯誤印象也不斷發生。

1.MTF可以變成分數?
這有嚴重的誤導問題,MTF是光學鏡頭的特性之一,但不代表所有性質,MTF漂亮不代表鏡頭光學解析力特別高,原因是:MTF的測試採取1:1000反差的黑白線條進行,而實際拍攝環境的物體細節可不是單純的黑白而已,此時光學鏡頭的反差重現能力才是重點,也就是說,當光學鏡頭無法區別反差相近的線條時一樣沒有高解析力可言。photodo的第一個問題在於:過度強調MTF會讓人誤解以為那就是鏡頭光學解析力的全部。
其次,photodo最大的方法論爭議就是『加權方法』,問題在於:區分不同解析線數的權數所為何來?偏10lp/mm而輕40lp/mm資料的合理化基礎有問題。對於一般放大(A4大小)10lp/mm資料代表拍攝物體的輪廓,而40lp/mm代表拍攝物體細節,現在分別給予不同權數似乎代表了:物體輪廓重要而細節不是那麼重要?這樣加權結果自然容易引起爭議。

2.把不同鏡頭的MTF比較的問題
各種焦段的光學鏡頭之MTF特性,代表該焦段光學設計思維與技術,廣角與望遠鏡頭的MTF將呈現不同特性,前者通常很難達成畫面均勻一致的解析能力,大概的理由是廣角鏡頭,像場彎曲情況較嚴重,此性質代表拍攝畫面中央與遠端的素質差異,此時MTF特性會看到畫面遠端較中央端數值為低情況。photodo把各種不同光學鏡頭都一起拿來比較,這樣比較結果對超廣角鏡頭必然不利,於是乎,比較結果當然是長鏡頭最好。

3.分數的差異顯著嗎?
這有關於統計的基本常識,看起來不同的統計數值,不代表兩者就有真正差異,而必須進行統計檢定以後才能下合理的結論。簡單的事例是假設有兩包同數量的雞蛋,我們分別對每個雞蛋稱重最後平均,如果得到2.00公斤與2.01公斤結果,客觀上我們可以說後者比較重,但是這不代表後者跟前者的差異有意義,換句話說,如果同類型包裝雞蛋有上下0.1公斤的自然變異時,前述的重量差異沒有意義,只是該種類物品重量的自然範圍內而已。
回到photodo的分數,4分跟4.1分有沒有差異就變得較為複雜,有兩個問題:第一:不同光學鏡頭特性不同,兩者沒有相似性,如何有比較基礎?(白話說:一籃雞蛋跟一籃奇異果比較什麼?);第二,就算相同光學鏡頭,photodo作了幾次重複試驗,如何排除變異問題?
小結:photodo的鏡頭分數實在令人存疑。

4.光學鏡頭的新與舊
這是個常見的迷思,認為光學鏡頭的進步有如數位相機或電腦般的快速,新鏡頭很輕易就可以打敗舊的光學設計。這個看法往往不甚理解光學鏡頭的設計與產製,也就是說,光學鏡頭的產製其實是一門有如基礎工業般的行業,好的光學鏡頭需要的不只是用電腦畫圖,而需要精密鏡片研磨、熟練的人工組裝才能達成,它的進步無法像資訊工業快速,特別對超大光圈的攝影鏡頭更是如此。因此各家光學廠商往往都有指標性的超大光圈鏡頭,代表該廠商的設計與製造能力。現在,這樣鏡頭幾乎都停產了,道理是價格高昂而使用者少,不利於快速的市場競爭變化,倒不如給消費者一種推陳出新的印象,然後讓人以為『最新的就是最好』,以刺激購買慾望。至於是否真的有如產品線更新般的品質進步,沒有真正嚴謹地進行測試前,得不到答案。
上個世紀(1990年代)的光學鏡頭到現在依然十分優異的有
leica 180/2 APO、contax 200/2 apo、nikon 200/2 、conon 200/1.8、contax 85/55f1.2、nikon noct-nikkor 58/1.2,等等諸如此類鏡頭依然受到使用者推崇。

本篇文章的結論是:不要太相信photodo的分數,新鏡頭也不必然比老鏡頭好。

以上,請參考。

MTF真的是參考就好

就CONTAX G45來說好了

雖然它的MTF分數高達4.7分

但是很多人愛的反而是MTF彽了點的G35
慢慢啪 wrote:
*** MTF = 4.2
Nikon AIS 50mm F1.2
Nikon AF 50mm F1.4 D
Nikon Noct 58mm F1.2...(恕刪)

小弟剛好有做過這三顆的測試
這三顆的銳利度
絕對不可能在同一個水準上

AF 50mm F1.4 D的銳利度
是明顯優於另外兩顆的

http://www.facebook.com/cj.liu1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