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ZF新鏡推出---Distagon T* 2/28

chungcho wrote:
3. 感覺和 25/2 焦段很接近......哪位大大能解釋一下為何會有這麼接近的焦段呢?


你有用過嗎體會過嗎?
什麼叫很近?那18mm和20mm算不算近?
在我看來二顆鏡頭差很多哩。


====

最期待ZF的鏡頭還是15mm那顆.......
這棵在C/Y時代很經典,二十年前當時也很貴。

現在竟然有現貨可買,實在太幸福了。

其實照原廠資料來看
實際焦距
ZF25是25.7mm
ZF28是28.5mm
真要說差別很大也在幾步的範圍內
當然退無可退進無可進的地方就有差,
不過這種時候也不代表用哪一顆就能剛好,
說不定剛好是沒買的那顆剛好

看了資料
焦段接近
都帶微距
連變形方式都差不多...
同樣是Distagon結構
光圈全開即是工作光圈
似乎最大的選擇就在於...你要f2還是拿f2去換25.7然後f只得f2.8
或者你要25.7mm還是你要拿2.8mm(還是廣角段的2.8mm)去換f2然後只得28.5mm

Canon 5D 350D,CarlZeiss 21ZE MP50ZE http://www.flickr.com/photos/7870035@N02/
wong4611 wrote:
這棵在C/Y時代很經...(恕刪)


C/Y Distagon T* 2/28的確是顆很有特色的鏡頭,發色濃郁,立體感頗佳
用過ZF 跟C/Y 2.8/25,覺得ZF解像力雖大幅改善,但色彩方面缺乏特色,有點可惜
http://www.flickr.com/photos/hoyuanchih/
Sunglow wrote:
你有用過嗎體會過嗎?...(恕刪)

對不起,小弟沒用過28mm ZF和25mm ZF。
我只有 20mm F2.8 和28mm PC。會買20mm當然是因為28mm有時無法滿足我的需求,所以我只能說我目前能感覺出20mm和28mm的差別。
我想我的問題請教的不好,應該這樣問,既然先出25mm,為什麼接著出28mm? 是有marco或是其他特殊之處嗎?因為感覺大家對ZF的其他焦段也都蠻期待的。(例如 20mm或是更廣的焦段)
如果是先出 28mm再出25mm,這我反而能理解。因為25mm比起28mm還是有差別。為什麼ZEISS會以這種順序推出鏡頭:
50mm>35mm >25mm >28mm?而不是50mm>35mm>28mm>25mm?
還是我想太多了,反正他們商品先開發成功的就先上市?
搞不好25mm接下來是600mm ZF(奧運拼了!)
ankiel wrote...
用過ZF 跟C/Y 2.8/25,覺得ZF解像力雖大幅改善,但色彩方面缺乏特色,有點可惜(恕刪)


請問Ankiel是不是都買了,還是借來用的? 有多少的使用經驗?
沒圖沒真相,可不可以上圖說明一下? 謝謝!
想要買這個焦段,是不是買CY的就好了呢?
C/Y Distagon T* 2/28小弟以前有把玩過一陣子,他的顏色真的是很漂亮,只不過全開光圈軟了點,

在和ZF的比較上,現在只能靠MTF看圖說故事,首先來看一下構造部分:

C/Y T* 2/28


ZF T* 2/28


由構造上來看很相似,C/Y為9群8組,ZF為10群8組,兩支鏡頭皆有浮動對焦系統,最近對焦都達到24cm

實際焦長部分,C/Y為28.8mm,ZF為28.5mm,後者比較廣一點,口徑部分,C/Y為59mm,ZF為65mm,

可見得ZF為了數位化減低邊角失光的努力(但是MTF上看不太出來),

再來看看MTF部分,

C/Y T* 2/28(從左到右為F2、F5.6、邊角失光、變形控制)


ZF T* 2/28(從左到右為F2、F4、邊角失光、變形控制)


由MTF可知,ZF不愧是近代設計的鏡頭,在變形方面,兩顆鏡頭都有2%左右的枕狀變形,

但在解析度上,ZF則是大勝C/Y T* 2/28,在最大光圈即有優異的表現,

而在F4時,ZF就已經比C/Y的F5.6還要好,這也反映出Zeiss近來設計鏡頭追求高解析度的思維,

不過這也不能怪C/Y不好,畢竟是近20年前的東西了(C/Y的在1989年停產),

但這兩款鏡頭都沒有使用ED、非球面等特殊材料,仍有如此性能,可見得Zeiss設計的功力了,

其實看看最近Zeiss推出的鏡頭,可以發現基本上Zeiss不愛使用非球面來提升性能,

Zeiss Ikon 完全圖解一書中也有提到,Zeiss想用傳統設計挑戰非球面設計的決心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幾個特別鏡頭外,幾乎Zeiss都沒有使用非球面的設計,

至於在色彩方面,就小弟以前使用C/Y的經驗,這款28/2發色相當的濃郁,縮小光圈後非常銳利,

不愧是德國製鏡頭(C/Y 28/2皆為德製),至於ZF,就Zeiss在網頁上的例圖來看,我覺得有點偏冷,

好像Cosina的鏡頭都是這樣(之前有人說福倫達鏡頭都偏冷),

而ZF、ZM推出的幾款鏡頭給人的感覺也是如此,在Zeiss Ikon 完全圖解裡有許多ZM和C/Y的比較,

可以明顯的看出C/Y色彩較為偏暖、濃郁,可知Zeiss近來設計的鏡頭比較注重還原真實的色彩,

而C/Y對於色彩的演譯較為誇大,至於哪種色彩比較喜愛我想就見仁見智了(都是好鏡頭啦)

最後上一張官方的樣本,希望以後能有大大來開箱拉(小弟我買不起)



...LAU... wrote:
請問Ankiel是不...(恕刪)


我財力沒這麼雄厚.....C/Y那支是借來用過而已
後來買了ZF那支,是因為它的最近對焦夠吸引我
且我手上也有一支C/Y Distagon T* 2/28,C/Y 25當然就不考慮了

若就色彩方面來說,我還是喜歡C/Y的德鏡,比較濃郁有特色,也較偏暖調
沒同時間場地及底片來比較過,沒有圖可上,Sorry.....
以上僅是使用過的感覺,個人覺得沒拍底片的話,可以不用買蔡頭啦
個人淺見.......參考嚕
http://www.flickr.com/photos/hoyuanchih/
請問Nikon可以轉接你們說的Y/C蔡頭嗎?

還是需要Kenko轉接環? 聽說還要x 1.4,原本已經x1.5了,再x1.4會吃不消,而且畫質會變很差。

(恕刪)
(恕刪)
(恕刪)
(恕刪)
(恕刪)
(恕刪)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