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用Nikon V1,平時會絞盡腦汁思考如何用拍出佳作
也思考添加鏡頭的問題
不知樓主所提 "NIKON1還算能符合輕裝旅行與隨手拍。當然缺點也很明顯XD"
缺點是指什麼?高光死白嗎? 如照片:即宗院正前方樹葉、清水寺正前方台階
(其實我在別篇有提過容易拍出高光死白問題,也是思考試驗克服之道)
還是樓主指的缺點是其它部份呢?
Shiang1221 wrote:
上一次去京都,是帶著...(恕刪)
feph wrote:
感謝樓主分享京都遊美...(恕刪)
tingtin wrote:
可以試錄影看看...J3機器限制20min
差不多30min就低電量警告了
不過,我也沒在錄
是別人跟我借去錄,我才知道的
01的相機版大概只要提到自己覺得很棒了
不管是作品或是相機設備自己滿意,被酸的機會很高
害我都不敢跟人推薦Nikon 1系列
tingtin wrote:
不過我自己是越用越喜歡
Shiang1221 wrote:
NIKON1是一台因為片幅被低估,然後價錢被廠家高估的相機..
Shiang1221 wrote:
我指的缺點是...
1. 高ISO..老實說V1我只能接受到400...但天氣不好時,常會用到800 or 1600
分享出來是還好,用iPad看的時候,有時會有淡淡的憂傷
尤其是3200以上的,簡直不忍目睹
Shiang1221 wrote:
2. 操作...因為我不太信任這台的自動ISO,所以常常進入機身去做調整,包括拍人跟拍景時的模式調整
A模式M模式的切換等等...
Shiang1221 wrote:
但我還真滿喜歡V1的...
電池用超久的XD...
這兩年帶它出門,很少用到備用電池...
加上輕巧...真的是塞進包裡就出門了...
tingtin wrote:
我拿J3裝10mm直...(恕刪)
feph wrote:
瞭解,高ISO是小感光元件相機的普遍缺點之一
最近意外學會一套簡單的除噪軟體,當然,本來就有一些知名的軟體能除噪(如PhotoShop),但我指的是"簡單"的除噪軟體。
我甚至比較過Nikon V1開ISO 3200拍低光源,測試以下3種情況
ISO 3200 不開機身除噪
ISO 3200 開機身除噪
ISO 3200 開機身除噪+軟體除噪...(恕刪)
tingtin wrote:
其實1"、M43、APS-C...一定都是輸全片幅
最接近的APS-C低光拍攝講實在也沒輕鬆到哪
一樣考驗拍攝者的技巧。
tingtin wrote:
我拿J3裝10mm
直接能丟口袋...只是J3金屬機身好重壓
tingtin wrote:
而且機身太小
加原廠握把不知道會不會好些...只是3張小朋友換手感
tingtin wrote:
我又不靠攝影吃飯,鏡頭買齊用到老最好)
Shiang1221 wrote:
我對J3滿有興趣的,主要也是那個時間凍結模式,滿有趣的功能
其實我很想上全幅,但冷靜想想...我不能接受不能隨身的機子...
不想,也不能在相機上花太多的錢,所以很快就作罷了
Shiang1221 wrote:
這方面我是機身開噪+LR後製
該開高ISO的時候,我還是會拿起勇氣給他開下去XD
其實V1最大的問題是,機身螢幕看的跟電腦螢幕上看的落差太大
都會有種...包裝產品與內容不符的感覺
還好現在已經適應,也因為這個學了不少後製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