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啊 ! 感謝各位大大熱心的回覆與指教,其實說實在的原本購買14mm F2.8D這支真的是自己太好奇了,原本也期待它有超乎尋常的表現,不過結果卻有點讓自己失望,並不是他不好,失望的是以鏡皇的價格,卻讓表現不出鏡皇的等級,或許是小弟攝影功力有待加強吧,也希望有大大提供其他測試,如夜景等。因為14mm F2.8D推出之時,正逢DSLR剛開始流行之際,而底片機方時未退潮,因此Nikon推出這支鏡頭設計上可同時讓底片機與DSLR均可通用,個人認為這支鏡頭應該在底片機上才能有所發揮,而遲至約2003年,DSLR已漸成氣候下,Nikon才推出專為DSLR發揮超廣角威力的N12-24,因此才會有二者在DSLR上有不相上下的情形,個人認為或許14mm F2.8D真的還有其他的優點尚未被發覺,但是至少在使用DSLR上,實在沒有必要多花10K來買他呢,除非大大們也是跟我一樣,喜歡大眼睛......。
AlderLee wrote:臨時找兩張,只有縮圖...(恕刪) 其實我也是這樣覺得耶,第一個變形控制我認為還蠻有爭議的,那樣子就像AlderLee大所說的,那個應該是取景角度和透視的問題!也許找個大景像是邊角有樹或是直線的東西然後用三角架來測試我覺得會比較好,不然那個門我實在看不出來那個好哪個不好
之前有聽說,Nikon這顆AF 14mm 2.8D,其實是TAMRON代工的,因為跟TAMRON的SP AF 14mm F/2.8 Aspherical [IF]這顆鏡頭比較,兩者的規格有很多相同之處。Ai AF Nikkor ED 14mm F2.8DSP AF 14mm F/2.8 Aspherical [IF]不過這只是傳聞,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這個說法已經很久,如果可以弄到例如鏡頭年鑑之類的話,會發現 Nikon 和 Tamron 不只是鏡組相同(12 群 14 枚),連鏡頭構成都一樣,只是這個傳言一直都沒有獲得這 N,T 兩家的證實就是另外一組也常被提出來的是 Nikon AF Micro 200mm/F4D 跟 Minolta AF MACRO 200mm/F4G...理由同上,不過比較難聽的說法是...Minolta(1999 年 7 月發售) copy Nikon (1993 年 12 月發售) 的設計
ghj2000 wrote:首先要先剛站上的各位...(恕刪) 一篇用心撰寫的測試文、不論專業與否、都會讓人忍不住去找加分鈕.....Nikon AF 14mm F2.8D跟Tamron SP 14mm F2.8D的確是一鏡雙生這跟早期的鏡頭廠接OEM/ODM有關、不只這顆鏡頭、Nikon還有不少鏡頭也是Tamron代工的....如同現在Tamron也幫現在的SONY(前KM)代工部分鏡頭,商業需求、無可厚非至於14mm F2.8D的成像、說實在的、在FF底片時代評價就很兩極缺乏AF-S是他的致命傷、很多用戶寧可捨棄吶3mm的廣角優勢、以AF-S 17-35mm F2.8D來取而代之尤其Nikon AF-S 17-35mm F2.8D更是FF時代的銘鏡中的名鏡、讓14mm F2.8D更顯的難以生存而Nikon AF-S 12-24mm F4G變形狀況已經算抑制良好實際上12mm的廣角變形抑制難度還高於14mm但12-24卻能抑制的更好、這就足以給他拍拍手囉、加上抗耀光以及AF-S的加持僅賣30k台票的身價、讓這支鏡頭在DSLR時代不買也難.....而變形問題、只要適當運用、同樣可以拍出很多有趣的好照片Ken很喜歡用這顆照片拍人帶景、頗有DSLR時代取代AF-S 17-35+FF的組合喔(可惜少了F2.8的優勢)(這是Ken難得讓妻小曝光、這是為了贊助樓主、也為了提供真相......)
14定這顆貴是貴在可以用在底片機上,N12-24不行,還有14整整大12-24一級的光圈若14這顆做F4,我相信價格會低很多很多這顆鏡頭硬要說不好也不是,硬說好也沒什麼特別好(除了超廣的視角...)總之就是當你口袋有了4萬,絕對是大多數人不會第一考慮的鏡頭就是了
KenKuo wrote:一篇用心撰寫的測試...(恕刪) 啊 ! Ken 兄您來了 ! 感謝 Ken兄的加持。真是好可愛的小女生,看來用12-24這隻來拍人照也不錯喔,可見拍照重要的是技術而不是鏡頭啊。原本我也很想購買17-35這支,但是最後還是敗了17-55這支,只因為貪圖35mm以後的焦段,說真的17-55這個焦段真的很好用,但是17-55的發色實在太艷麗了,有時感到不然呢,而在17mm端的變形也很嚴重,如果太在意還是使用12-24這支,看來每隻鏡頭各有優劣,重要的是拍攝者要了解鏡頭的特性,再加以善用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