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花小熊 wrote:
不太能理解為何日幣貶...(恕刪)
小弟不是學經濟的,只是先前經常聽到廠商說"台幣貶值,所以進口商品要漲價",如今日幣對台幣貶值,相對台幣升值,所以就想到進口商品是否應降價而已!
另外,就個人的感覺,一台相機從外殼到內部機件,甚至是鏡頭,就原料成本的概念,與相機或鏡頭動輒數萬元的價格相較,所占的比例應不高,換言之是在日本"加工"後所產生的附加價值較高,而這部分的加工成本,應會隨著日幣的貶值而相對變得較便宜;當然啦,或許日本相機不見得都是在日本國內生產,但01小編"吉姆林"在其<Nikon泰國工廠參訪Q&A + D5200搶先試玩>報導中提到過,Nikon在全球共有六個工廠,日本的仙台廠目前生產D4、D800這兩款專業全幅機,栃木廠則生高階的Nikkor鏡頭......
所以,站在消費者的立場,當然期待會降價啦,當然,大大說的沒錯,一來一往間降價空間沒那麼大,但...小弟還是期待能以更優惠的價格買到,畢竟時機歹歹,縱使是水貨,D800加上大三元中隨便兩個鏡頭,再加些有的沒的,恐怕得花上200K,還是會痛,能省下1張是1張



阿花小熊 wrote:
不太能理解為何日幣貶值,就要降價??
日幣貶值有助於日本當地產品外銷,但相對的購買材料成本反而增加阿,這一來一回之間也沒想像的那麼多可以降價的空間...
那你要看他的外購材料佔他的總成本多少,
主要是貴在於他的品牌、技術、人工費用、電費。
台灣進口商在日幣貶值的時候,
他所拿出來的錢要來買這台相機,相對就減少許多,
減少的這部份沒多久就會反應在進口國家的價格,
反應出來的價格如果降低許多的話,就會讓更多人願意花錢來購買,
這樣有助於刺激出口,出口多產量增加,又會降低整個工廠的管銷費用,
對工廠、對台灣的進口商都是利大於弊,但如果對日本當地的進口商來說就比較慘了。
而貶值過頭,又會造成國家的通貨澎漲。
以水貨商來說,至少要讓台灣這些水貨商把庫存消化完才會降價,
如果總代理的降價愈快反應在市場,那水貨商來不急把庫存脫手,
庫存多的人就挫咧蛋,誰先消完庫存的就可以趁機大賺一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