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ni wrote:
小弟當然知道最大光圈...(恕刪)
kenni 兄:
jumpman大沒有壞意,而您所說本來就是F2.8和F4變焦鏡頭選擇差異!
F2.8就是比F4在同樣曝光條件,可以降低ISO或著提高快門,這個就算日後科技技術在怎麼進步也無法改變。
科技是能改變是像高ISO影像品質、增進開放光圈性能與增進震動修正等。
閃燈 高ISO 大光圈 腳架 VR,這幾個之間都是各自獨立使用特性,有些是一開始硬體規格就已經限制一些用途,有些是能夠隨著科技改變。
否則您能說說,您這些敘訴應該如何測試?
kenni wrote:
小弟當然知道最大光圈決定快門
也有一定的公式
但也希望小小黑能有更好的表現尤其在VR3的加持下
(理論上當然是沒關聯啦!但VR3是新技術誰知道測的結果呢?)
照大大的說法就看規格就好啦!何必看評測呢?
以200mm焦段來說一般安全快門是要求1/200s,舉例來說所謂減振補償3級快門,是指在200mm焦段可以用1/25s快門拍攝時仍可保持影像不受晃動影響。VR是補償機身鏡頭的晃動,不是開啟VR後就變成是用1/200s拍攝。
PS:(1/25s三級 <- 1/50s二級 <- 1/100s一級 <-1/200s)
"在拍攝動態主體(兒童)時快門能否拉的上去?"
動態主體用1/25s去拍,就算VR有10級也沒用,不用試就知道一定拍出模糊照片,除非是拍像是賽車那種追焦,追得到的話應該有機會。
至於"快門是否能拉得上去"就又更不解,感光度固定的條件下(因為要測鏡頭不是測機身),要提高快門速度只有2個方式,跟鏡頭有關的就是把光圈開更大(F值更小),另一個方式就是補光。鏡頭的最大光圈不看規格要看什麼?
以上是小弟個人的瞭解,如果不是這樣我也很有興趣瞭解一下要怎麼測試"在拍攝動態主體(兒童)時快門能否拉的上去?"。
My Bolg: http://jumpman2013.pixnet.net/blog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