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老鏡春天] Nikkor-S Auto 55mm f/1.2 - 40 歲的 SLR 標準鏡 [追加補充說明]

APOMATT wrote:
阿姆羅這邊有...(恕刪)


應該要跟您伸手來個測試報告

aeiou226 wrote:
這顆55/1.2手邊...(恕刪)


其實對焦屏如果像以往 大F 系列的,丟進去就可以了真是方便,不過現在因為數位機身的關係, MF 的機率太小了,大概也沒什麼人像我們這樣有興趣換個裂像說

Monte920 wrote:
對焦環長這種樣...(恕刪)


我來附個圖好了




左邊這隻是 Nikkor 50mm f/1.2 , 右邊是 Nikkor-S 55mm f/1.2

左邊這隻就是現行 AI-S 接環,注意看白色圈起來的地方,配合著機身接環旁的一小塊突起物(某些低階機據說已經沒有了),就可以讓機身知道你光圈的位置。

Nikkor-S 還是非 AI 時代的鏡頭,如果要讓機身知道光圈值,要靠那個金屬突起的連動爪,去勾著從機頂伸下來鉤子來傳遞光圈值訊息。所以為了要配合 AI 接環,就得把接環後面磨掉一段,也就是白色大圈的那整段,裡面小白圈是起始點,要磨到約連動爪的部份。這個工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敝人技術沒那麼好,所以還是花錢請師傅弄吧。不過偶爾可以在 eBay 上看到當年 Nikon 推出的改造套件,可能某天看到的話,我就買回來換。



這張是 F3 HP 的接環圖,可以看到左圖是那個連動點的正常位置,右圖是翹起來狀態,可以配合非 AI 的鏡頭,箭頭指的地方就是小開關,按下去後就可以把那個點翹起來。所以之前沒有磨屁股前,F3 是唯一可以吃這隻鏡頭的機身。

nozomuaoi wrote:
恩....最近似乎吹...(恕刪)


我這個鏡頭還不用流口水啦,您要去看看 Ken 兄的 200mm ,話說那天文章 po 出後,就有朋友傳 MSN 來說,怪物!! 怪物出現了!!



我拿了之前的移焦測試板來看看吧~~ 不知道這樣可不可以??

老鏡頭真的很好玩,有錢買 Zeiss ZF 也不錯,沒錢的話就找些 Nikkor MF 鏡頭,慢慢練習手動對焦,且老鏡頭質感真是好啊~~

RX
kent21 wrote:
在網路上看到這支和...(恕刪)


這兩支應該算是前後代的標準鏡,成像上的類似是滿正常的。

RX
RX78 wrote:
第一片鏡片所反射出來的顏色也跟現行的鏡頭有所差異,現在的 AF 鏡頭幾乎都是偏藍綠色,這隻老古董卻是散發了一種溫暖的棕色,其實是因為當年的鍍膜是用琥珀去鍍的,所以才會散發這種顏色。
...(恕刪)


早期的確有許多鏡頭的鍍膜是金黃色(或者說琥珀色)的, 材料則多半是氟化鈣這一類的化合物...
但 [用琥珀當鍍膜材質] 卻是第一次聽到....能否告知這個說法的出處或資料來源呢...? 謝謝...^^

http://www.digital.idv.tw/DIGITAL/Classroom/MROH-CLASS/oh13/index-oh13.htm
RX78 wrote:
左邊這隻就是現行 AI-S 接環,注意看白色圈起來的地方,配合著機身接環旁的一小塊突起物(某些低階機據說已經沒有了),就可以讓機身知道你光圈的位置。



感謝您的說明. 我最老的鏡頭是AI,再老的就沒有膽買來玩了,所以不知道箇中奧祕.

其實Nikon也慢慢要把AI的支援拋棄了,要說應該不是說某些低階機沒有那塊小凸出,而是要說大部分新機都沒有,只有高階機(D200以上)才有那塊,其他中低階的都不支援了! (起碼不支援自動曝光).
銀牙烈虎 wrote:
早期的確有許多鏡...(恕刪)


http://www.geocities.com/amadeusgould/Nikon_Club_Ned/Nikkor_1-2_55_mm_Eng_01.html

在這邊文章哩,有很詳細的介紹 Nikkor-S 55mm f/1.2 的來龍去脈。

可以直接用 ctrl+f 尋找 "amber" ,應該會看到以下這段:"In various brochures Nikon indicates that this lens in 1969 was the first ever Nikkor coated with a multi-layer amber coating on all lens-to-air surfaces."

簡單翻譯一下:"在不同的簡介本內,Nikon 曾經表示這支 1969 年的鏡頭是第一隻有在所有的鏡片的空氣接觸面都有琥珀多層鍍膜的尼柯爾鏡頭。"

這個就是我所得知的消息,不過剛剛跟友人討論後,友人也提出了這裡的 "amber" 不知是指稱材質或是顏色,是否能請您也提出一下在哪裡看到 "氧化鈣" 鍍膜的資料,這樣可以增廣見聞一下

謝謝

RX
Monte920 wrote:
感謝您的說明....(恕刪)


不客氣,不過對於您的看法我有一點補充,Nikon 是的確慢慢要把 AI 拋棄了,但是僅限於低階相機市場。Nikon 也應該理解了,AF-S 這種東西可以把機身價格壓低,藉以轉嫁到後續的鏡頭成本上。相對的這種老 AI 對應環就更沒有必要安裝了。

可是為什麼我要這麼說呢?請看 ZF 鏡頭,每顆 ZF 鏡頭都是對應 AI ,甚至連老光圈爪都有安裝在上面,這擺明了就是 Nikon 會把 DSLR 分隔成兩個市場,以後 D單數 或是 D三數 的機身就會支援 AI 鏡,D兩數 機身的功能就是越減越少,能砍則砍,反正消費者覺得用不夠了就會來買更高階的相機。

前段時間朋友說考慮踏入 DSLR ,我就強烈建議說,如果沒 $$ 就先不要急著買,等夠了至少買台 D200 ,雖然沒一次到位,但至少沒有離太遠。

不過呢,已經買了的機身也不用急著脫手換新,既然買了就好好的去用,真的覺得有興趣要踏入更廣的 Nikkor 世界,到時候再考慮換更好的機種,或許不要考慮 D200 這種過渡機,直接跳上 D2X

RX
RX78 wrote:
http://www.geocities.com/amadeusgould/Nikon_Club_Ned/Nikkor_1-2_55_mm_Eng_01.html
在這邊文章哩,有很詳細的介紹 Nikkor-S 55mm f/1.2 的來龍去脈。
可以直接用 ctrl+f 尋找 "amber" ,應該會看到以下這段:"In various brochures Nikon indicates that this lens in 1969 was the first ever Nikkor coated with a multi-layer amber coating on all lens-to-air surfaces."
簡單翻譯一下:"在不同的簡介本內,Nikon 曾經表示這支 1969 年的鏡頭是第一隻有在所有的鏡片的空氣接觸面都有琥珀多層鍍膜的尼柯爾鏡頭。"
這個就是我所得知的消息,不過剛剛跟友人討論後,友人也提出了這裡的 "amber" 不知是指稱材質或是顏色,是否能請您也提出一下在哪裡看到 "氧化鈣" 鍍膜的資料,這樣可以增廣見聞一下
謝謝
RX


我對上述文字的看法是,那只是對鍍膜反射顏色的一種描述而已,並非使用琥珀當鍍膜的原料。

因為這一類的材料會讓藍綠光通過,肉眼看來就具備琥珀、金黃的色澤。而琥珀其實是一種有機質,是松柏科植物分泌的【樹脂】,受到地質作用的影響,數百萬年後所形成的化石。用途大多是收藏或珠寶藝術,有的琥珀化石裡面還含有上古時代被包進松脂中的小動物或昆蟲呢,博物館常可以看到這一類的收藏:

http://zh.wikipedia.org/wiki/琥珀

作為鍍膜的化學材料,氟化鈣只是其中的一種而已,請參考一下wiki:

The other major type of optical coating is the dielectric coating. These are thin layers of materials such as magnesium fluoride and calcium fluoride which are deposited onto the optical substrate.

http://en.wikipedia.org/wiki/Optical_coating
http://en.wikipedia.org/wiki/Anti-reflective_coating

此外有不少網頁對光學鍍膜材料成分都有介紹,也可參考看看:
http://www.digital.idv.tw/DIGITAL/Classroom/MROH-CLASS/oh13/index-oh13.htm (前文有貼過)
http://ns2.525.idv.tw/bbs/cgi-bin/topic.cgi?forum=9&topic=75&show=0
http://780520.diytrade.com/sdp/103073/3/cp-928234.html
http://www.gkoe.com/products/optical_coating_materials.php
http://www.optics4birding.com/basics4.aspx#coating1


補充說明:剛剛翻了一下手邊的參考書,發現我所引述的Wiki對於光學鍍膜材料的說法,是來自於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光學研究所教授Rudolf Kingslake的著作【A History of the Photographic Lens】,第17頁。(ISBN 0-12-408640-3)
剛剛拍的
快門20"
光圈16

銀牙烈虎 wrote:
我對上述文字的看...(恕刪)


真是感謝

正好也可以矯正觀念,我得把第一篇修正一下

RX
最近也剛入手一顆呢... 正要帶去動手術... 再來比較一下 50/1.2 和 55/1.2 的差異... ^_^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