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頭 wrote:看到18-300mm...(恕刪) 18跟12看似差距很短,但實際上有非常多的難度,畫面變形要怎樣控制?光圈要做到多大?鏡頭一隻要多重或多貴?畫質如何?通常旅遊鏡畫質偏低,要叫消費者花大錢買又重又貴畫質又差的旅遊鏡,蠻困難的。
光學的現實是要好就要大,而要大加工的精度就得高出很多,也就是會重很多也更昂貴.另外變焦鏡頭的伸縮雖然超便利,但得犧牲了許多光學特性,這同時要畫質好,跨越多焦段,就越需更多的矯正鏡片加入來矯正成像.最後越多矯正鏡片的加入加套上防手震阻尼,自然越加重量,越加粗直徑.這樣之下成本花費已經增加極劇,若再加上內部鏡片間防止眩光耀光的鍍膜,如此費工後,這顆12-300的鏡頭,要畫質能合格勢必就可能拿不動也買不起.否則就是更弦易辙降低所有光學特性折衷,才能降低成本價格和重量,但這一來就得要和終端焦段成像與畫質無奈的妥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