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14-24的朋友們如何降低高反差


tingckck wrote:
小弟最近要入手廣角鏡...(恕刪)


你請問14-24 可以用 Lee 那片漸層簡光鏡嗎???

可以全部遮到嗎~
jian_z1401 wrote:
快速用擋的或用抽的!!

大大真是好技術~~~
看來我還多練練...
我目前都是開D-Lighting,只能犧牲一點畫質稍微補一下...

另外...
抗耀光方面...
只能說14-24是我用過的鏡頭裡屬一屬二的差...
非常容易耀光...
跟以前用的12-24 DX相比,差太多了...
PO一張給樓主參考一下


tingckck wrote:
小弟最近要入手廣角鏡...14-24能夠搖黑卡嗎???...(恕刪)



massa265686 wrote:
我也蠻好奇的請問一下???
如果說在低ISO,最小光圈下...快門速度還在1/100~1/200...
這種環境要怎麼搖黑卡...

..(恕刪)




真的就是黑卡做大點就好啦~要多練習手感,還有不要死板板的搖,要懂因情況不同而變通...

更不一定搖黑卡就一定非得光圈縮到最小,快門設一秒以上...

(配合自己手感來調快門,或者以想要表達的方式調整快門速度、光圈大小及iso高低)

是人在搖黑卡,不是黑卡在支配攝影人喔~

以下是jpg 縮圖直出...









tingckck wrote:
小弟最近要入手廣角鏡...(恕刪)


如果真的拍風景上CPL貨搖黑卡為主上16-35MM吧
14-24MM等到太陽快到底時才能發揮~小弟搖了幾場夕陽後放棄了...
超累的~手忙腳亂的~
樓主可以考慮蔡司"21MM"這顆~實力也不輸~
tingckck wrote:
你請問14-24 可...(恕刪)


我是用Lee的sw150
搭ND8+大張黑卡,還不錯用。 就是體積大了點,不是很好攜帶。



濾鏡的話就ND8 (150*150mm) 或漸層減光(soft+hard , 150x170mm)

massa265686 wrote:
大大真是好技術~~~...(恕刪)

你確實要好好練練了,那麼好一顆鏡那麼好的美景被你糟蹋掉。

danniel0927 wrote:
如果真的拍風景上CP...(恕刪)


因為重量問題我上 16-35 VR 放棄 14-24,不過該是缺點的還是要講:

(1)變形:

全焦段皆有變形,沒有一個焦段可以拍出直線........

我後來是在Capture NX打開變形控制解決這問題. 若是直出jpg的話我就不會買16-35VR

(2)畫質:
16-35/f4 VR 的35端邊緣解析不太好(但還是比17-35好一些). 物體邊緣線條是夠利了,可是裡面是糊的. 35mm的邊緣不管怎麼收光圈都沒有辦法改善解析度. 所以如果想要保持中心到邊緣處處都清楚的風景照的話, 我都避開35mm. 大多只用到28mm,還是不夠的話就走近一點吧! 35mm我只拿來拍特寫. 特寫只求中心不求邊緣, 所以35mm用在這邊很合適. 16到28mm全焦段邊緣都可用. 16-35VR我大都只用F8,弱光時也還是儘量用F8,所以跟14-24的F8差距沒很多, 景深當然是優於14-24的F2.8; 我覺得16-35VR最大的優點是能夠讓我隨時隨地都能夠保持足夠的景深.



16-35 VR的優點:
(1)輕便.

16-35 VR省的不光是跟14-24差的三百多克,還要加上不用帶腳架出門省的一到兩公斤. 夜拍跟室內拍攝非常輕鬆. 我算是個不是很認真拍風景的愛好者而已,業餘玩玩的話16-35VR也夠了. 認真玩的話才會考慮14-24跟腳架都帶出門.

(2)可裝偏光鏡.

不過後來我也懶得轉偏光鏡了,反正在Capture NX上面用U點拉一拉,意思也是一樣,效果還比我自己用偏光鏡轉半天來得好...

(3)抗耀光.

拿來跟太陽對幹,鬼影也只有一點點.



總結來說,如果你很認真想拍風景,腳架也會帶出門,那還是推薦14-24. 我是因為要爬山24-70加腳架太重,索性只帶16-35VR.
massa265686 wrote:
另外...
抗耀光方面...
只能說14-24是我用過的鏡頭裡屬一屬二的差...
非常容易耀光...
跟以前用的12-24 DX相比,差太多了...
PO一張給樓主參考一下
~~~...(恕刪)


請問接著po出的那張就是14-24拍的嗎?我怎麼覺得除了太陽之外,其餘部份(細節)都比下面12-24範例好很多呢?

(照說抗耀光差的鏡頭,被強光照射引起的光斑及白霧範圍通常很大;12-24雖然有星芒,但其餘部位似乎層次不是很細膩,也有些"髒髒的"感覺?)
jenhoxen wrote:
請問接著po出的那張...(恕刪)



j兄說的是!

nikon N膜主要是在於減少鏡面反射,減少耀光與鬼影等,但不同鏡頭設計有不同死穴,不可能完全抵銷,但通常可以看到有n膜的鏡頭既使在高光照射下,其鏡頭飽和度與細節部份仍存在保留住!
而135片幅設計和DX設計又是兩碼事情!




看到這個Carl Zeiss Distagon T* 21mm f/2.8 ZF Lens Review - Field Tests and Sample


Carl Zeiss Distagon T* 24mm f/2 (ZA) Lens Review - Test Report Part II (Flare,


Carl Zeiss Vario-Sonnar T* 16-35mm f/2.8





Canon 1Ds mark III with 16-35mm mk II

已解決,已購入14-24 2.8g

一次到底以免想東想西,如果真的不適合在換16-35了!!

感謝各位前輩分享意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