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D700 + 14-24mm


chstseng wrote:
請參考:D700 +...(恕刪)


感謝您的連結~

公園那張真是驚人啊! 連在邊緣的每根草都清清楚楚的! 好紮實銳利的表現! 看來真需要好好考慮Nikon系統了!

您好,我在5月的時候買了d700 + 14-24
在5月底去九寨溝+張家界
說說我"個人"的心得:


相機、鏡頭的優點:
1、畫質、成像真的是超讚

2、操控性優:幾乎所有我需要用到的,
都不需要再進選單選擇。

相機、鏡頭的缺點:
1、真的很重,爬山真的不吃不消,
我去走過黃龍、九寨溝、張家界,
最後歸來都只有痛苦可以形容。

其中以黃龍最累,因為我不搭覽車,
所以爬上山、爬下山,
來回總共花6、7個小時,
途中還會拍照、休息等。
況且我還用快槍手型的肩帶(非原廠的背帶),
只背個小背包,裡面也只多帶一罐水600cc,
走到後來都想把相機丟了。

疲累感大約在3個鐘頭內就開始出現,
即使都用後背包背著相機,
也覺得雙肩受不了。

所以若真的要玩這一組,
一定要買有腰帶的相機包,
用靠腰力的方式背相機。

2、能夠承受這組組合的"輕型"腳架不多。

因為我會自拍,也會想拍涓絲般的流水、星軌,
最後只能選gitzo 1541T (反折);
當然這是為了爬山的考量。
這組腳架很穩,直拍、橫拍都沒問題,
不過我沒有測試過直接+閃燈。

若是考慮其他更大更重更便宜的腳架+雲台,
再加上這組相機鏡頭組合,
就懶得帶水了,我看就直接喝路邊的泉水。
不過還是有解決方式,
就是要買有腰帶的背包,
像專業登山背包那種,
不然會拍到連樂趣都沒了。

3、用這棵鏡頭拍人,
14mm:大概只有中間1/3畫面的人比例是對的,
左右1/3的人像,我是不能接受。
24mm:大概中間1/2 畫面的人比例是對的。
不過整個範圍的人家還可以接受。
但是這鏡頭是目前最好的廣角鏡頭。
所以拍人的時候,女生不要放旁邊,不然會被打死。

4、操控性能雖然好,但是有幾個功能鍵的位子我非常不喜歡。
譬如"播放"鍵,在左上角。
這組相機、鏡頭非常重,
只用右手手指水平抓住,
然後用左手去按播放鍵看相片,
非常的吃力且不好按。
因為左手沒有施力點讓它也可以像右邊一樣可以穩穩抓住相機,
剛好放大、縮小鍵又在左邊。

若是設計下一代的人,
請將播放鍵設到右手可觸摸到的地方,或是可以讓我設定功能鍵。
情況很容易想像,
我跟大家一樣,都用左手托住鏡頭,
拍完照後不想移動左手,
因為這組真的很重,只用右手抓也不可能抓得住。
逼得我都得放開右手去按播放鍵,
然後再回右手位置,就可以按十字方向鍵看照片細節,
若是想放大照片,又得放開右手去按,
麻煩死了。

總歸一句,因為這組太重,
只用右手抓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瀏覽照片時不太方便。

5、一定要買閃燈
當初買的時候,看好D700 有內建閃燈。
結果搭14-24,根本完全行不通,
在14mm 時,
大概畫面1/3下方會有一個圓型的黑影,
24mm 時也會,
所以用這組,若是要補光,
老天不賞臉的話,就只能靠外接閃燈了。
除非回家把下面切了,
現在我都這樣做。

另外說一下別人認為的優缺點:
1、不能加CPL:
個人認為還好,
因為我去九寨溝,就是要拍倒影,譬如鏡海。
所以沒有CPL沒關係。
但是若想拍水裡面的物體,有反光就拍不到。
所以這得根據你想拍什麼而定。

另外若是想拍藍天的話,
當然天氣不好,加什麼鏡都沒用。
不過若是能加的話,
那種天的藍,我個人的技築在後製上不好調出來。

不過往好處想,cpl 那麼貴,鏡頭又這麼大,不能裝也能省錢。

2、不能加保護鏡:
對我來說可以接受,
不過擦拭鏡頭時要小點就是,
看過很多人直接用衛生紙或濕紙巾擦也ok。

不過要小心那個遮光罩。
已經看過很多人分享撞壞、撞破遮光罩。
而遮光罩是跟相機整組相連的,
要換只能送回原廠換,無他法。

一樣,往好處想,
不用裝保護鏡,省錢。



結論,
大家說的優點,
完全接受。

大家所的缺點,
就看您的耐力如何了。
你可以先試試看帶兩個磚塊出去玩,
放背包就好。

因為我受不了了,
所以出售中,
有興趣可以看小惡魔市集。


hanlee wrote:
感謝您的連結~公園那張真是驚人啊...(恕刪)


怎樣驚人,在下眼拙實在看不出來
若不跟你說那是14-24拍的,而是D90+16-85拍的你會覺得好看嗎?有感覺嗎?
我是買ThinkTank DH-20腰包裝D700的.

出去玩的話,背包的空間得空出來裝衣服雜物等等,

沒什麼空間放太多顆鏡頭

背包就算不背自己的衣服雜物,也是得背女王的包包,

還是沒有空間放相機跟鏡頭啊~~~~

所以索性相機跟鏡頭都掛在腰帶上



DH-20可以拉開拉鍊往下延伸

我試過裝D700 + 24-70 + 遮光罩正裝 都沒有問題

(只是後來都偷懶只帶16-35 VR 跟 50G 出門...



腳架就不帶了,反正F11 F16用VR還是可以搞定

閃燈也不帶了,與其帶閃燈我寧可帶50G

再配一條山寨black rapid背帶,這樣爬山就不會累了
其實你真的可以設定將前面的按鍵設定做播放鍵 !!

hanlee wrote:
感謝您的連結~公園那...(恕刪)

真不該點進去看,夢幻鏡頭變得沒那麼夢幻了,網路看到14-24縮圖都好漂亮,個人對此鏡評價甚高
覺得就是一顆表現完美的鏡頭,但不是n家用戶也就沒深入研究,沒想到原圖色散耀光不算輕微
不過確實很銳利!



http://www.facebook.com/photo.yansson
基本上我認識喜歡拍風景的,就算有買16-35N VR,也還是會再入手這隻14-24N... 兩者功用不太一樣。
16-35N VR 跟Canon 16-35L II的畫質與變形幾乎是在比爛,但是就是較輕便與可以裝濾鏡優勢,但像小弟這種很少裝濾鏡的人,14-24N其實反而比較實用,況且這隻在拍建築與室內空間時,變形率是超廣角變焦裡算最低的一族,如果去拍歐洲教堂,14-24N會較好用,至於VR優勢.... 老實說如果連D700拉高ISO都不能解決,也沒甚麼好拍了...
RIOSKUO wrote:
1、真的很重,爬山真的吃不消
我去走過黃龍、九寨溝、......

九寨溝還好,兩千多米高而已,
黃龍海拔至少 3000米以上,
到五彩池已超過 3500米,

您是被高原反應(高山症)打敗的

PS:
1.涪源橋(溝口)至韓花池:海拔3199米~3570米。
2.迎賓池(稱龍尾):海拔3216米。
3.飛瀑流輝:海拔3233米。
4.洗身洞:海拔3281米。
5.金沙鋪地(稱龍身):海拔3281~3397公尺。
6.盆景池:海拔3335米。
7.明鏡倒影池:海拔3381米。
8.爭灩池、流芳池:海拔3431米。
9.五彩池(稱龍頭):海拔3569米。
個人認為:
N1424 不能上濾鏡的問題可以用後製解決,
但是它款鏡頭邊緣畫質變差則無解.

畫質那麼要求,是要洗成一面牆那麼大的照片嘛? 當成裝璜的一部份應該很讚.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