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friday wrote:底片經掃瞄後, 會流...(恕刪) 我很懷疑,TIFF 16bit所包含的色階已經遠超過人眼所能辦認的程度了,底掃如果適當應該能夠包含完整的底片資訊了...如果掃底片會流失人眼所能辨認的色階,應該檢討的應是底掃機器或者顯示器才對。依照過曝邊緣的方式,下注6號好了。
oldnikon wrote:想問一下各位,大家可...(恕刪) 樓主:這樣也只是比較底片掃出來和直接感光元件怕出來的差異,兩者都已經是數位影像!假設夜晚室內一道蠟燭光底片本身是類比式粒子感光,他是連續式表現最亮到暗。感光元件或底掃都是光電元件,以數位方式記錄取樣的非連續狀態,只是隨著技術會貼近原本狀態,但永遠不相等,都只能算是失真狀態!所以就算把底片掃出來就已經不再是底片類比狀況,已經進入數位取樣記錄。要呈現底片原本狀態,就只能同樣用類比方式去做,像是用放大機或幻燈機之類,沒記錯的話,現在是就算負片沖洗也不是直接放大機操作,而是用成數位影像再印刷!個人是覺得樓主有心想比較得話,正片、幻燈機、鏡頭是不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