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tor hsu wrote:哪台啊? 如果連D3...(恕刪) ZF鏡本來就不是為NIKON而設計的只是給你改個接環讓你爽一下而己中央點因為不用光路修正所以還可以看到ZF鏡的銳利(比N家的鏡還利)但邊緣需要修正的部份NIKON沒有修正的光路所以邊緣畫質暗角程度等遠遠比不上N家原廠鏡所以才說ZF鏡是給特定機身用的除非你只在乎中央畫質或是用底片機吧這個原因聽說是Zeiss想要給老玩家用新出的鏡(底片機)然後也要讓數位數代的玩家也能用老鏡頭所以光路就不修正了,直接在DSLR裏的感光元件上在光路修正有錯請用力為小弟指正
victor hsu wrote:哪台啊? 如果連D3...(恕刪) 真的被你猜中了XDDDD在DX機上真的有比較好不過FX機的解析度始終會比較強的啦@@http://www.photozone.de/nikon_ff/446-zeisszf2128ff?start=1http://www.photozone.de/nikon--nikkor-aps-c-lens-tests/477-zeisszf2128dx?start=1
vchenkoshe wrote:ZF鏡本來就不是為N...(恕刪) 這個說法我還是第一次聽到, 有什麼可靠的消息來源可以證實嗎?基本上喜歡老鏡的人還比新鏡多, ZF跟C/Y相比也不是只有改改接環這麼簡單也從沒聽過哪台數位機會為了這小眾市場使用特別的感光原件怎麼想都覺得怪
Horology wrote:這個說法我還是第一次...(恕刪) 前半部是光學上設計的限制,靠拍攝後的處理可以改善,但後面說用在 底片機 和 "特殊機身??",我覺得底片機不會有差,特殊機身我覺得目前量產的都不是。以我現在的小小腦來想,要量產的話目前最容易做到的規格,應該也只能定焦和定對焦點,才有可能改善這個差距,但是畫質也才差一點而已,我覺得十萬起跳,應該沒這種需求和市場才是。
ZF 21/2.8邊角失光測試結果是這樣沒錯,但以小的實際使用上,大部份情形都看不出來(可能是D700機身上設了邊暈補償也幫了忙),邊緣解析度嘛,其實3000條很高了耶!實際使用上,把照片1:1放大才看得出邊角是有比較糊一點點,加上這鏡頭的發色很亮麗,色階重現能力又好,機身調控設為標準拍出來的照片就很鮮艷細緻.整個來說這鏡頭真的有值這個價錢.
對這些鏡頭測試大站還有一個地方小的一直覺得不足的是,測試項目對解析度、亮度特性、散景等都有了,但獨缺色彩表現的測試,這個我覺得也很重要耶!一個鏡頭除了銳利與否,發色、亮暗處細節呈現能力也是選鏡頭很重要的參考.是沒有標準的測試方式還是很難量化?
a277888 wrote:前半部是光學上設計的...(恕刪) 因為底片機對斜的入射光感光上不會有問題(斜的跟直射的感光度幾乎一樣)但CCD跟CMOS則會有很大問題(斜的跟直射的的感光度有明顯差別)再說 N家C家的CMOS/CCD上都有光路修正,讓光線最後是垂直進去感光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