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D7000的鏡頭抉擇

SB-900 跟 SB-700 操作方式有點相似
整體來說兩者操作的便利性相差不遠
相對於 SB-700
SB-900 可以控制更多閃燈群組
也多了外部自動測光的模式
SB-700 優勢在於可以快速選擇 TTL.M.RPT 模式 (利用螢幕旁的開關)
SB-900 則是按 MODE 按鍵去調整模式

沒用過的新手其實也很簡單
TTL 模式給他開下去就不用煩惱那麼多了...

timecapsule wrote:
SB-900 跟 S...(恕刪)


謝謝大大, 這麼說SB-900給它買下企就對了, 是嗎?

順祝大大們兔年快樂, 心想事成!
大大D7000入手多久了? 有試過50 1.8在室內拍的效果嗎? 您拍出來的照片會做成全開的海報嗎?

基本上,教堂內應該不會太暗,有機頂燈就夠了.

不是大圖輸出,ISO上限可以設到6400,安全快門速度設1/80秒,加上3.2的光圈(2.8縮一級),這樣的條件對D7000的高ISO性能,應該還用不到閃燈.

如果外出旅遊我都帶24-70 f2.8, 去的地方如果偶而有鳥可拍,就會多帶個70-200 f2.8 + 2X倍鏡.

18-50 f2.8雖然廣角有優勢,但是望遠端就差了點,看您怎麼選擇.

比較長的焦段( 70 VS 50 ) 搭配2.8的大光圈散景效果會有優勢.

我連拍鳥都設定ISO 6400 為上限,下圖是下雨天,樹下的虎鶇, 焦段已經到600mm ( 加TC20E III倍鏡) ISO 5600, 背上的水珠至少都還看得見. 沖洗6X4的相片是OK的.

http://www.flickr.com/photos/elbert78/
請問教會活動拍攝可以是只要一個人清楚,其他人模糊是沒關係的嗎?
如果是,買F2.8鏡頭我是覺得沒差
如果教會活動仍有多人合影需求,我認為原有的18-200mm已經可以勝任
拍攝多人合照仍須考慮景深問題

又,教會內的燈光是甚麼顏色?
我自己上次拿D7000+24-70mm+SB900拍公司尾牙..
感覺AWB似乎怪怪的,沒打閃燈的AWB才能真正比較準
folding@home 簽名檔, 請多指教 http://folding.extremeoverclocking.com/sigs/sigimage.php
我們教會大堂超大又是挑高, 一堂可容納一千多人, 聚會時燈光不是開日光燈, 而是那種有氣氛的燈光, 之前用D50+N24-85 f/3.5-4.5G拍講台上的牧師, 敬拜團就有點吃力了, ISO都開到1600(D50的極限), 快門都還只到1/30秒或更慢, 更不用說拍底下的會眾了. 應變方法就是換成50 f/1.8, 但聚會時鏡頭換來換去頗不方便.

拍會眾有時可以拍某人特寫, 譬如禱告時的神情, 此時其他人是模糊的. 但合照就另當別論, 當然每個人都要是清晰的.

T17-50 f/2.8的焦段的確在望遠端不足, 因為即使從座位第一排要拍講員特寫, 50mm還是不夠的~


Elbert78 wrote:
大大D7000入手多...(恕刪)


Elbert大大, 我才剛入手D7000不到一個禮拜, 拍的照片不會放大成海報. 今天晚上會來試試室內50 f/1.8的效果~

請教大大, 24-70的焦段一般是否都搭配FF較多?
「趁著快過年了, 幫自己把D50升級到D7000, 也順便入手了旅遊鏡皇N18-200VR作為家庭出遊使用, 加上原有的N50/1.8, 還有一顆舊的N24-85(完全沒在用), 這就是我目前的配備了. 想請教大大們, 因為我經常會支援拍攝教會的室內活動, 因此考慮再添購一枚大光圈鏡頭, 現有以下3種考量方案:

1. 購入Tamron17-50 f/2.8, 但感覺是否跟N18-200焦段重疊? 是否賣掉N 18-200再加購N70-300?
2. 購入N35/1.8, 因為50/1.8在室內拍人像都要退很遠, 不太好用. 35mm定焦鏡是否可取代大光圈標準變焦?
3. 購入SB-700, 想說有外閃是否可幫助使用N18-200時快門在安全值內.」

煩請大大們指點迷津囉, 感激不盡!

剛好我的裝備開版大頗相似,來交流一下經驗。目前我也是用d50,過陣子應該也會買一台d7000,但d50還是留著繼續用,個人覺得d50其實還蠻好用的。
目前手邊唯一一顆焦鏡,就是18-200vr,因為這一顆室內、戶外都很好用,室內時廣角端有到18mm,算夠用了。戶外時,18-200焦段都可用,所以換過很多支鏡頭,這一支一直留著。很巧,過年後也打算買一支大光圈來用,原廠鏡皇就不考慮了,太貴啦。目前只考慮Tamron17-50 f/2.8這支,s牌的那支之前有買過,也掉漆過,所以不考慮了。Tamron這支價位ok,塊頭比較小,對我而言,比18-200好帶、且適合大部份的場合,焦段重疊,個人較不在意。
50/1.8我也有,室內的確不太好用,常退無可退,但我還是留著,因為畫質真的還不錯。多年前花$2000買的二手品,賣也賣不了多少錢,所以繼續留著,有時外出,還是會拿出去拍。因為室內50 f1.8不好用,所以我買了一支35 f2,這支算是所以鏡頭內,出勤率最高的,室內、外都好用,而且好帶,常一機一鏡就出去了。
閃燈,小弟則是多年前買了一支sb-600,因拍攝題材的關係,個人用閃燈的機會不高,但良心建議,如果會常拍攝室內活動,閃燈還是一次到位,日後會比較省事。在室內沒外閃,很難拍。

kib73544 wrote:
「趁著快過年了, 幫...(恕刪)


D50的確蠻好用的, 不過現在變成我兒子的玩具了, 哈哈! D7000剛入手不到一周, 還需時間與它培養感情.

50 f/1.8 真的不錯, C/P值高, 現在還是常用. 想請教大大35 f/2是不是比較多人在用, 但35 f/1.8不是光圈比它大一級嗎? How about Sigma 30 1.4?

cj2010 wrote:
Elbert大大, ...(恕刪)


24-70 是APSC & FF都可以用,通用性比18-50廣,也好脫手.萬一你升級全福也都還可以繼續用.

你可以用18-200來模擬, 24-70 & 18-50 看看哪個焦段比較適合你的使用.

不用擔心景深過淺的問題,除了光圈因子以外,還有焦距及對焦距離,在24端拍想要有大散景除非你對焦距離很近,否則景深是夠的.
http://www.flickr.com/photos/elbert78/

Elbert78 wrote:
24-7...(恕刪)


謝謝Elbert大大, 我會照您的建議, 找出自己常用的焦段, 看看24-70 or 17-50比較合用, thanks again!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