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更新] 蔡司官方正式公佈, Distagon T* 1,4/35 ZE and ZF.2

r121 wrote:
兩顆同時收~~...(恕刪)


兩顆同時收? 是雙機流嗎. 如果雙機流入手 zf會比較有價值.
不過如果您想要衝爽度當然是

ca804175 wrote:
哇賽,這顆我就真的很...(恕刪)


我在想五六萬跑不掉吧, 但是如果有下猛藥 (低色散玻璃, 飛球面鏡之流) 我還是會下手的
我估計非球面鏡應該是有, 大概是以前的那顆 35/1.4復出 或是相似的設計吧

voyge wrote:
上次看報價和21/2...(恕刪)


已經有報價了嗎? 這位朋友消息真快

youbou wrote:
菜頭的35f/2我就...(恕刪)


35/2 是管好鏡喔, 如果沒有用到 1.4 他絕對是個好選擇

ayao_pic wrote:
襪喔~沒想到等著35...(恕刪)


嘿嘿, G 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出, 個人對自動對焦也沒興趣
所以還是ZF才是王道啊~

kabuto76 wrote:
前幾天還想去拼X鑫那...(恕刪)


一切都是天意. 忘掉 ais 那管吧
1.4的表現並不是很出色

alexkuok wrote:
我要自動對焦呀NIK...(恕刪)


nikon的我想終究還是會出, 只是時間的問題
價錢的話, 我想便宜不到哪裡去. 畢竟一分錢一分貨

youbou wrote:
Ai Nikkor ...(恕刪)


個人認為啦
1.4終究就是要用他的大光圈, 如果不用, 1.8 或 2.0以上的鏡頭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吧
fm2, 好機一台, 其實在ebay上面很多, 找找看應該很容易入手
symbian_powered wrote:
ZE是哪個接環?NE...(恕刪)

剛出清C家怎麼恍神!

SONY已經有35 1.4G,而且相當好評中!

應該就不會有ZA鏡35/ 1.4,而ZEISS也不會出手動鏡給SONY吧!

youbou wrote:
不過最貴的還是來卡M的那棵35f1.4 asph ,要快20萬吧.........(恕刪)


是指最近剛出的那一支嗎?貴到翻掉,比舊版的 Summilux-M 35/1.4 Asph. 貴好多,也不知道貴在哪裡?好在哪裡?

舊版的 35/1.4 Asph. 我入手價是 115K,之後就一路降,最便宜的時候只要 88K,然後又漲回去。老實說,成像素質比不上只要一半價的 Summicron-M 35/2 的七枚玉。
chl2528 wrote:
是指最近剛出的那一支...(恕刪)

當然是針對需要用F1.4光圈的人!

否則沒事做什麼大光圈鏡頭!

如果不需要F1.4光圈本來就不用去買1.4光圈鏡頭,因為在光學上光圈越大越難去控制!

新鏡加入浮動鏡組去修正近距的畫質,需要則去買,一般人針對所需光圈去選擇鏡頭就好!
chl2528 wrote:
是指最近剛出的那一支...(恕刪)




對!新的那隻,那個妖獸價竟然還賣到缺貨,這就是貧富差距嗎
youbou wrote:
對!新的那隻,那個妖...(恕刪)


和CNON或NIKON這種數目相比,LEICA本來就是生產沒幾顆!

而且這種缺貨還會給一些人奇貨可居之感!


反正東西只要一少且不錯評價,很容易就有機會行情!
youbou wrote:
對!新的那隻,那個妖...(恕刪)


diffusionless wrote:
和CNON或NIKO...(恕刪)


沒辦法, 徠卡一直都是用重料的廠商
不要說相對小顆的鏡頭要處理非球面鏡的問題, 那些特殊玻璃產量原本就是少之又少
當然是貴, 比如說 noctilux 50 0.95 所需的特殊玻璃每克的價錢可是比純銀還要貴啊

原料+高品質要求所帶來高淘汰率 (據說有 50%)+人工+設計投資
要便宜真的太難了.
-HY- wrote:
沒辦法, 徠卡一直都...(恕刪)



可以提供相關資訊嗎?
知道所用玻璃牌號或著玻璃代碼嗎?

現在國際銀價大概是NT ~20/g(以一盎司19美金計算)

所言特素玻璃到底是要多少?

如是以一顆鏡頭玻璃以大約1000公克計算(考量加工損失所需),先以和銀價相同價位,那大概需要花20000元!


大光圈鏡頭需要用到高折射玻璃,LEICA後面也都是和SCHOTT買,而NIKON買下HIKARI玻璃廠,在高折射玻璃性能也只比SCHOTT還差一點點,但比起日本玻璃大廠HOYA還強多!
SCHOTT'光學玻璃


現在全世界要買到高品質玻璃是非常容易,在大量生產下,種類既多也比過去便宜許多,而且還有不斷有些新玻璃在開發中,當然比起一般玻璃來說是貴很多,因為在一些成份性能等精密度等要求是很高!




鏡頭也不是在於鏡片材料高貴,加工、應力鬆弛退火,光學設計標準等並不會比鏡頭材料成本低,只不過,產量大時候有很多部份可以攤平!

當然價格不是代表這個產品話多少力氣去做,而是有很大部分是覺得這個產品應該是有多少價值!
diffusionless wrote:
可以提供相關資訊嗎?...(恕刪)


是當初的新聞稿裡面所提到 其一

The LEICA NOCTILUX-M 50 mm f/0.95 ASPH. integrates eight elements arranged in a double Gauss design symmetrical to the aperture. To ensure high imaging performance, two aspherical lens surfaces are used, which, due to their size and shape, are manufactured in a complex grinding and polishing process at the Solms factory. Five of the glass elements exhibit partial anomalous dispersion, three of them are extremely highly refractive and therefore exceptionally expensive ( price per kilogram of this glass is roughly twice that of silver).

裡面講到是三片有用到這種極特殊玻璃, 所以當然不能用1000公克來計算
現在 noctilux 市價大概美金一萬, 在怎麼賣也不能賣賠錢吧

高品質玻璃是不是非常容易買到也要看標準在哪裡
依徠卡的標準很多原料的供應都不可能像平常大產能鏡頭那樣源源不絕
知名攝影器材測試網站 diglloyd也指出, 徠卡一天最多也只能做12管 noctilux.

我上面也說了, 鏡頭成本絕對不止於材料
材料只算裡面的一環而已

其實蠻想看來卡,菜頭,35L,sony的35f1.4這4顆35f1.4同場較量的,當然nikon如果出奈米35f1.4G然後5家車拼
應該很有趣~ 幻想中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