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嚴重的大問題,代理商待料的時間常常遠大於水貨商送去日本再回來。
而小問題,水貨商的維修能力不見得比代理商差,全看那家水貨商配合的維修商「敢不敢拆」(拆其他堪用機幫你修)。
敢拆的,可以拆到除了機殼機號一樣,肚子裏全都是換自另一台機器。這樣根本沒有什麼是修不好的。
只是你能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而已。
過去代理商和水貨上在維修上最大的不同,可能在於…
「代理商是用新的零配件幫你修機器」
而「水貨商可能是用拆船貨(拆其他故障機的堪用部份)幫你修機器」
但是現在大家都在cost down,代理商也是使用非常多的維修件(別人壞掉,拆下來修好,然後給你用),個人的感覺,維修件比拆船貨更不保險。
而且別忘了,過了一年,水貨、公司貨,統統都一樣!
而且別忘了,人為損壞,水貨、公司貨,統統都一樣!
公司貨給你的維一優勢就是維修料件是公司貨!(偏偏這一點又退化成維修件大戰拆船貨,已經不見得有優勢了。)
但是水貨,一定要慎選水貨商。選錯了,一切就玩完了。
好吧,這樣講吧:
懶,那就多花很多錢,享受二流水準。
勤,那就多花些時間做功課,雖仍是二流水準,但可省好多錢。
呃,一流水準?台灣目前沒有一流水準的(聽說sigma的代理商有點搞頭)。
GuleGule wrote:
D50 那顆kit鏡...(恕刪)
像我經常在台北、台中、高雄三地跑來跑去的,買公司貨比較有保障。相機維修不會與某一定點水貨商的保固因素而被綁手綁腳的。至少每個地方都可找到維修站處理。
前些日子與朋友一起去買相機,他說想幫父母買輕便的相機並且要求公司貨。他的考量是日後維修問題找得到人處理。畢竟,我們在外唸書工作不見得常回家,沒辦法即使幫父母解決相機損壞問題,並且沒時間找什麼門路處理。此外,維修站離家裡甚近,至少圖個方便。
水貨之所以有生存空間,不只是消費者貪圖便宜外,代理商保固也不甚完好。然而,無論是何種來源,維修糾紛時有耳聞。對於消費者來說,這是心情問題「一時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我不敢說自己用公司貨,而說它的服務有多好,至少在某種層面上讓消費者安心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