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老爸的相機

我是也有一台很老的Canon單眼相機AE1據悉上市時間比我出生還早,還送去整理過,還是堪用的狀態
底片艙的開法應該是一樣就是快門的另一邊的捲片器整個圓紐往上拉應該就會開門了
你那台應該是機械相機,機械相機目前還是有他的價值,去極地寒冷的地方,當所有數位相機跟自動相機都受不了無法運作的地方,這時機械相機就派上用場了,好好保存當傳家寶吧
數位機背就不要考慮了太貴了一顆就可以買好幾台Nikon的D700了,之前看過一顆要價20萬現在不知道有跌價了嗎?
看了樓主的文章
真的很感動...
這些都是很有紀念意義的東西
跟回憶一樣是無價的
那閃燈 我也有一個

但是 我也不會用

要怎麼用阿

設定都看不懂
我的攝影老師也有一隻,等我下次去拜訪他老人家時,實際操作之後再教你怎麼用,我是操做過,但是忘了
上面寫的ASA就是現在稱的ISO
^TIM^ wrote:
我小時候看我老爸捉弄...(恕刪)

這事我也幹過勒~拿閃燈閃經過的車子!!
車主會以為超速被拍到~
還有人停下車要找閃燈在那裡.....
不過那些事都是在小的時候幹的!!
小朋友不懂事~
不過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很好笑~真的很白目!!
都是好料的東東.
那顆Vivitar 鏡頭當時是號稱解像力最優的鏡頭。
Vivitar Series 1 的鏡頭是蠻好的鏡頭呦!(B+W的保護鏡也算頂級了@@)
要好好使用它拍出好照片,才不辜負有這麼好的器材!
ISO值有關的文章請看下文(底片機上的ASA跟DIN)
http://tw.group.knowledge.yahoo.com/r-t/article/view?aid=8
至於底片室的開啟方法通常是有兩種,
一種是機身左側上方的底片旋鈕往上拉,
另一種是機身左側底部有按鈕一扳就開了。
機子底部應該還有可以裝電池的地方(可以用硬幣旋開),看你的機子有沒有!
至於放防潮箱我是每次只放一個防潮包,濕度大概可以控制在40,
放太多濕度太低的話對機子也不好喔!重點是要定期拿出來把玩才不會發霉!(鏡頭要有光源透過去)
建議可以先裝便宜的底片拍看看,機子若是有問題就拿去給師傅整理吧!
我也是剛進入底片的新手,最近開始注意老鏡資訊,把我的經驗與你分享!!:D
^TIM^ wrote:
可否請各位多告訴我一些這些東西的由來跟特色?

您列出的器材中Nikon EM是平版入門機,Nikon 50mm f/1.8 Series E是不錯的平價入門標準鏡頭,其它的除了Vivitar Series 1 70-200mm f/2.8-4之外目前可能都不很值錢了。令尊買Vivitar Series 1 70-200mm f/2.8-4眼光獨到,因為這是該系列中最好的一支,行家叫它做Komine版(序列號碼開頭是28)。如果要用DSLR,留著它和Nikon 50mm f/1.8 Series E就好了;如果不想留的話(嫌太大或太重),若Vivitar Series 1 70-200mm f/2.8-4品相好、玻璃情況好又沒毛病,送到eBay上賣而且標上Komine版而且濾鏡口徑為67mm,也許可以賣到200美元以上(物以稀為貴),當然假設當時有行家想收購。




看了很多資料,覺得這些鏡頭似乎很有意思

不知道該挑哪一種轉接環才能合上GF1? 閃光燈也能直上嗎?

接上之後大概全靠手動了 看了一下轉接環的規格

Nikon G, Nikon F, 都有轉M43,可是我並不清楚這些鏡頭是哪種頭...

再請教,Macro是微距鏡的意思嗎?
^TIM^ wrote:
不知道該挑哪一種轉接環才能合上GF1? 閃光燈也能直上嗎?

只要Nikon(鏡頭)到M43(機身)的都可以用,但恐怕要手動對焦、手動測光。閃光燈最好不要用,連試都不要試,因為老式閃光燈的觸發電壓可能很高或不很穩定,於是有可能燒壞相機的電子線路。


^TIM^ wrote:
Nikon G, Nikon F, 都有轉M43,可是我並不清楚這些鏡頭是哪種頭...

G是沒有光圈環的鏡頭,轉接後無法控制光圈,除非轉接環上有光圈機制。您的鏡頭都有光圈環,轉接不會有問題。


^TIM^ wrote:
Macro是微距鏡的意思嗎?

是的,但Vivitar這支鏡頭的微距能力不足1:1。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