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跟書本一樣,都是「到用時方恨少」。有的場合你真的很想要大光圈的時候,開不上去就是一整個痛苦啊。就像好不容易跟正妹約會,想要從腦袋裡找點名人佳句來賣弄一點文采或製造一點浪漫,結果發現腦袋裡裝的只有「樓上好糟糕請不要跟我說話」這種kuso搞笑一樣....大光圈的鏡頭可以往下調整,小光圈的鏡頭就沒辦法硬給它開大了。不過說真的,有些人看照片只看背景柔化程度而不看主體、取景。反正只要一個美女(而且穿得越少越好),背景奶油般散開,就是毒照 ... 不過這種討論串你就不要跟吧。套句常聽到的話「不爽不要看」。這不能不說是另一種另類的快感啊。誰規定照相就一定要與藝術結合。有些人組台高檔電腦,用盡了心血車拼開機速度,最後只拿來上m01打zuma,也沒什麼不行啊。
ATB wrote: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恕刪) 若只是針對微光拍攝,我看不出高ISO有會輸給大光圈的理由大光圈像差多畫質差景深又淺,要是我有堪用的高ISO我才不要用大光圈硬拍又,最大光圈即有最佳解像力的鏡頭幾乎不存在(尤其是大光圈鏡)縮光圈求畫質本來就是天經地義
Horology wrote:若只是針對微光拍攝,...(恕刪) 同意Horology大的看法. 大光圈鏡頭的開發本來就是為了提高快門速度, 提高弱光拍攝成功率, 但電子科技進步太快了, 相同的目的現在可以依靠機身性能達到, 尤其是弱光環境又要拍下深景深, 大光圈鏡頭就無用武之地了, 雖然大光圈鏡頭也能縮光圈, 但是又大又重又貴不罰算. 本人以往買的鏡頭都是各個焦段的最大光圈鏡頭, 現在絶大多數需要縮光圈來拍, 因為我要景深. 現在的大光圈鏡頭主要變成用來拍女人喜歡的淺景深, 或是拍虛化很厲害的特寫凸出主題, 虛化雜亂沒有價值的背景, 實際還原多數人的拍照本質, 照片還是留下回憶的, 有多少人在10年後還會為現在拍的背景完全看不清楚的淺景深旅遊照片勾起美好回憶? 所以我支持很好品質的小光圈旅遊鏡(恆定f4, 小三元)配上高iso機身當作旅遊攝影的選擇.當然大光圈鏡頭的使用範圍會比小光圈鏡頭大, 如果不怕貴大重, 有大光圈的應用彈性總好過沒有, 所以我還是會買大光圈鏡頭, 尤其是等新的35/1.4, 24/1.4. 高iso機身也是相同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