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olution Win wrote:怎麼會不可能呢 ...(恕刪) 是的!以曲線來說..這支是非常優異的.不過還不是完全平...不是嗎??~~~不過這隻亦不遠矣.所以人家常說.長焦的散景是非常迷人的.....機乎所有的長焦曲線都可以做的很好...解析..對比..都夠...
meridian wrote:像這個啊, 可怕的中心解像力, 幾乎都貼著100%, Canon 300mm F2.8 IS(恕刪) Nikon 300/2.8G VR跟canon 300/2.8 IS一樣好雖然中間沒那麼高 可是後面比較少掉下來看來有錢應該要買一隻
Evolution Win wrote:Nikon 300/2.8G VR跟canon 300/2.8 IS一樣好雖然中間沒那麼高 可是後面比較少掉下來...(恕刪) Canon尾段黑實線跟黑虛線取平均, 大約還有0.83Nikon那顆大約0.81感覺Canon掉很多是因為Canon中心部位實在太高了不過反正都買不起
1.請問一下 "解像力" 是不是我們一般人口中說的 "銳利度"呢2.還是說 "銳利度"跟解像力是兩個不同的東西3.如上第二點如果說"銳利度"跟"解像力"是不同 那解像力 在實際拍攝之後呈現在照片上的表現作用又是啥意義呢4.小弟只是釐清上述兩個名詞的實際意義(基本觀念)
index5999 wrote:1.請問一下 "解像...(恕刪) 事實上..在光學世界中..解像力不等於銳利度...但是其中會有一定的影響....高解像力對於銳利度提升是有一定的幫助的..就好像效能好的電腦..你能說他的CPU就一定是最快的嗎?~因此..另一個影響解像力的..就是""對比"""...我前面所說的另一條線...要越高越好.越平越好.解橡力高的鏡頭..放大100%看會比教清楚細節會較多.不會糊糊的.如果再加上對比高..暗部和亮部反差夠大..這樣的照片.看起來就會很銳利...
meridian wrote:(3)紅線是10 line pair/mm密度, 代表1mm有10條黑線的圖像藍線是30 line pair/mm密度, 代表1mm有30條黑線的圖像...(恕刪) 應該是10與30對"黑白線對", 並非黑線喔~就好像去量視力看那個"E"是一樣的道理~~紅線就好比大E, 藍線就好比小E所以藍線較密,鏡頭解析的分辨率自然比較低~~
Evolution Win wrote:Nikon 300...(恕刪) 長焦的鏡頭,由於視角較小,像色差情況接近,自然可以得到中央視場與邊緣視場接近的MTF值~~再者,一般我們所提F/#只是針對中央視場的部份,其實每支鏡頭中央視場與邊緣視場的F/#都是不一樣的~而長焦鏡頭呢! 由於F/#比較接近所以也比較不會產生暗角的問題~
Mantissa wrote:應該是10與30對"黑白線對", 並非黑線喔~...(恕刪) 你這樣講當然是比較正確的但是, 我講的並沒有錯啊如果10條線中間沒有白色間隔, 那看起來絕對不會是10條線, 而是一整塊黑色, 對吧?